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中國排球聯賽戰過7輪,賽前預言的新氣象究竟實現了多少?
組織者、贊助商和媒體造勢,都是為了增強聯賽對社會的吸引力,事關一項傳統賽事有無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中國排協負責人評價說,賽區服務有所改進,暖氣也熱起來,只是觀眾人數與以往相比不見多,但也不見少,這就是現狀。
不溫不火,並非比賽不好看,不具觀賞性,也不是球隊不努力。中國三大球在國際上的位置數排球最高。以職業化程度論,排球卻不能與足球和籃球相提並論。聯賽賽制改革走到第十七個賽季,參賽球隊大多仍是掛俱樂部之名,行專業隊之實,身上的標記就可看出傳統體制加商業贊助。何時能夠徹底交由市場運作,不是一廂情願之事,要看需求、看條件以及國際化的生態。總之,一場比賽僅有三五百人現場觀看,既無法推進聯賽職業化,也與中國排球國際排位和應有的關注度不符。
強隊數量不足,質量受限,有實力發起挑戰的屈指可數,球員技術一般化,稍有特點,很容易冒出頭成了尖子,這都不是好事。賽前被認為可能成為熱點的老將回歸,實際上有誤導之嫌,有停訓多時的昔日球星充當“精神領袖”,但無新秀湧現的局面,打球的就那麼一兩百人,難言水漲船高。
一靠外援,二靠國手,同時具備這兩條的球隊必有聯賽中的強勢,相反,若兩條都不具備,也就沒有了吸引球迷的看點。與其抱怨球迷口味越來越高,不如想想,CBA聯賽如果至今沒有外援獻藝添彩,觀眾還會奉陪嗎?觀賞比賽是一種文化享受和體育消費,有水平最好,退而求其次,有熱鬧看也好。培養球迷群體與打造強隊,必是相輔相成。(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