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李寧以5年20億元成為CBA的戰略合作夥伴,盈方以5年17億元與籃協續約,但這兩個令人激動的數字,卻沒有扭轉CBA球隊的經營窘境。因為錢都匯入了籃協的手中,真正能分到各俱樂部賬中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市場化時代推行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鍋飯”政策,一些小球隊根本吃不飽。雖然在2012-13賽季,每支俱樂部已經能從籃協那裡得到1000萬的分紅,但這樣的財政補助,尚且無法跟上外援薪水上漲的速度,更不必說在現有的全運會體制下,梯隊建設所需的資金將成為各支俱樂部的另一大開支。
2012-13賽季的CBA准入規則規定:體育館內(包括地板、球場上空、周圍墻壁、看台、走廊、樓梯、電梯)以及體育館建築物場館管理方有全部管理權限的外圍(包括觀眾的出入口、通道、外場等),在布置主辦單位要求的廣告之前是沒有廣告的。
這一規定的出台,讓不少俱樂部的經理有些意外。“上賽季還開放了球褲位置的廣告以及罰球線位置的廣告,今年又全收回去了,籃協的規定年年改,球隊的經營狀況得不到基本保證。”一位俱樂部的副總經理抱怨說。
與NBA不同,CBA場地周圍的廣告均不是由各俱樂部進行招商,而是由籃協統一管理,各俱樂只需要遵守籃協對場館廣告的各項規定。“場地周圍的廣告都是CBA的贊助商,但問題是所有俱樂部從中起到的都是一個免費宣傳的角色,因為俱樂部幾乎不會因此而得到任何利益分紅,球隊今年能賣的只有冠名權了。”這位副總經理很無奈。
如今的CBA,各支球隊的投入基本可以分為四個檔次:第一檔是新疆隊,近兩個賽季的投入都在7000萬元以上;第二檔是廣東、浙江以及廣廈等隊,近兩個賽季的投入在5000-6000萬元之間;第三檔是北京、山西以及佛山等隊,近兩個賽季的投入在4000萬元左右;而即便是墊底的天津以及吉林等隊,每個賽季也有2500-3500萬元的固定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