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中國選手李娜止步法網次輪,創下其參加法網賽事以來的最差戰績。 |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下午5點,北京夏日的陽光依然熱辣,海淀區白石橋附近的一片網球場地上,幾個孩子正在接受網球培訓指導。李紅旗是其中一名9歲女孩的父親,透過球場的隔網,他欣賞著女兒的每一個擊球動作。
出生在江蘇北部一座小縣城的李紅旗,在18歲考入北京一所大學之前,對網球沒有任何概念,“上大學後,才第一次看到有人打網球,當時覺得網球不過是用大號的羽毛球拍打大號的乒乓球,沒什麼意思。”李紅旗回憶說。
沒想到多年之後,李紅旗卻領著女兒打起了網球。
2011年,李娜在法網奪冠,成為當年中國最紅的體育明星。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李娜,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幾乎無人不在談論李娜。在各種各樣有關李娜的信息裡,李紅旗印象最深的是李娜身價倍增,年收入超過兩億元。“網球不愧是國際化的運動項目,能影響到那麼多的國際品牌。”李紅旗說,網球的高端形象也是他在1年前讓孩子學打網球的主要原因。
家庭培養人才模式悄然興起
當時,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準備參加一次暑期夏令營,夏令營提供網球、游泳、乒乓球和跆拳道等多項運動培訓。李紅旗替女兒選了網球,雖然他本人對網球一竅不通。
一個暑假下來,女兒掌握了網球的基本技術要領。暑假之後,李紅旗找到現在的這個網球培訓班,給孩子安排每周上兩次課。
“我沒想過讓孩子成為什麼大賽的冠軍,一是孩子還小,練習的時間也不長,還看不出未來的發展前景;另外,學網球只當是給孩子鍛煉身體和學會一項國際主流運動,對開闊孩子的國際視野和今後拓展社交領域會有所幫助。”
像李紅旗這樣願意讓孩子接觸國際主流運動項目的中國家長已不在少數,但在10年前,情況卻完全不同。
北京匠心之輪國際網球學院董事長丁叮回憶說:“在2008年之前,網球學校都是賠錢的。那時,網球運動在國內的影響還不大,願意讓孩子練網球的家長也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