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空調”戰術由來已久
第二局,空調關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宗偉1:11大比分落後林丹,接連好幾個球,李宗偉判斷失誤,他以為林丹站在上風口的進攻要出界,殊不知風停了,球落在了界內。
空調對比賽的影響,便是這樣了:第一局,李宗偉順風,好幾次用力過猛,出界;第二局,換邊,空調關了,林丹不用來適應風速,而李宗偉直到這一局結束(13:21)都沒適應過來。這一局丟得太快,李宗偉辛辛苦苦贏的第一局,瞬間被追平了。馬來西亞羽毛球隊的不滿,應該就由此起了。
回顧以往的比賽,你會發現,“關空調”戰術可不是廣州組委會的首創,甚至難說是中國隊的發明。此“戰術”由來已久,且應用廣泛,畢竟羽毛球高手之間水平接近,誰的適應能力差一些,毫厘之間就能拉大差距、分出勝負。而主辦方為提高比賽質量關空調,同樣也有先例。例如,2009年在印度舉行的羽毛球世錦賽,由於球館設計問題,風向亂吹屢遭投訴,於是場館關了空調,室內49攝氏度的高溫又無法進行比賽。主辦方便大膽下令:所有比賽暫停3小時,球館散熱後再戰。
為了應對類似上面的各種突發狀況,中國隊作戰客場時,都會盡量早進場、提前準備,平時訓練中更自己加大難度,主動找不同環境來鍛煉。李永波前幾年就曾透露:“球場的適應是一個相對的過程,我們訓練的條件非常好,幾乎沒有風的影響。我們需要帶隊伍去各種各樣的球場鍛煉適應場地的本領。 ”
輸不起 找借口?
一台空調能決定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