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首屆男籃世界杯落幕了,縱觀比賽進程,高速度、強對抗的球風已成為國際籃球的主流趨勢,位置模糊化和能力全面化成為對球員的要求。對處在新老交替轉型期的中國男籃來說,儘管無緣世界杯,卻要從中找到自身前進的正確方向。
《人民日報》報道,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進攻速度快、攻防轉化速度快,是國際男籃的一大趨勢。無論是美國男籃的“7秒進攻”,還是巴西、西班牙等隊的“快打旋風”,都在本屆世界杯給人“非常快”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亞洲球隊菲律賓男籃的表現,幾場比賽令人眼前一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群“小快靈”的“槍手”打出了自己的特點。
對照中國男籃,身高在亞洲球隊中有優勢,但只有高度、沒有速度和力量已經跟不上現代籃球的發展。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說:“(面對)亞洲隊伍,我們的身高優勢也有可能變為弱勢,這需要從實戰中去總結和改變。”中國男籃的亞洲對手中多是菲律賓、韓國、中華台北這樣速度快、投籃准的球隊,宮魯鳴擔心中國隊的大個子選手移動起來相對慢,尤其在防守端,如果跟不上對手的速度,贏球就會變得困難。
從本屆男籃世界杯上可以看出當今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戰略:大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這種“融合”不僅體現在越來越多歸化球員的出現上,如烏克蘭隊的傑特、菲律賓隊的布拉切,而更多則體現在籃球風格的融合上,比如後衛,既擁有歐洲傳統後衛善於閱讀比賽的頭腦,也學到美式後衛強硬的攻防風格,斯洛文尼亞隊的德拉季奇兄弟是其中典型代表。
大融合的背後是NBA(美國男籃職業聯賽)的影響力。參賽的24支隊伍裡,其中21支球隊隊內至少有一名有NBA相關經歷的球員。一些球員在NBA球隊裡並不是關鍵角色,到了國際賽場上,卻起到了球隊領袖的作用。34歲的大加索爾在湖人隊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一個賽季,在西班牙隊卻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斯科拉在步行者隊只是個普通球員,但他卻是阿根廷隊的戰術核心和靈魂。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高水平聯賽對國家隊建設的作用。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新賽季將增加對外援使用的限制,這一點可以視作中國男籃無緣首屆男籃世界杯之後的反思舉措,由此的連鎖反應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引援案例增加,原來死水一潭的國內球員流動算是微起波瀾,如何協調本土隊員成長和比賽精彩程度,越來越考驗賽事組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