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像學生們,一般打球就是玩一兩個小時。按這個共享籃球收費計算,也就6塊錢,還挺劃算的。”網友“小梁”則表示支持,他還希望在社區里能早日出現這樣的自助服務。
體育也共享
是潮流,也是必然
張龍龍表示,他們的“共享體育”之路并非一時意氣,而是有著明確思路和目標。“共享化的概念如今已并非超前化、未來化,而是現在進行時,如何將好的想法變成實際的效益,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對於共享籃球現象,杭州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楊明則認為,共享經濟是一股大勢所趨的現代潮流,將其引導入體育領域是一種必然,“體育經濟的共享概念要緊貼體育特色,找准有針對性的發展方式,所以體育共享化并非一通百通,也并非任何項目都來者不拒。像籃球這樣單價低、使用頻率高的體育用品,從共享化操作走向盈利模式難度較大,因為籃球在健身人群中并非稀缺品。”他建議,除了學校,共享籃球還應布點在體育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健身場所。
另一方面,楊明認為,共享經濟回歸體育本質,更適合走“共享場地”的路綫,“體育是一種多人參與的活動,所以場地的共享比單一體育用品的共享更符合體育人群的需求。共享足球場、共享籃球場、共享網球場、共享操場,更具備服務惠民的實用性與廣泛性,符合人性化與全民化。”( 來源:《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