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中超聯賽夏季轉會窗卻與如今冷清的場面截然相反:一旦本賽季為提拔年輕球員而限制外援的政策繼續收緊,那麼2016年的夏季轉會或許將成為中超聯賽歷史上情緒最為亢奮的一段特殊歲月。
在2016年的那3周之內,除延邊富德和上海申花“不為所動”,其餘14家中超俱樂部爭先恐後“補充彈藥”:上海上港用來代替吉安的胡爾克轉會費高達5580萬歐元,“標王”紀錄只是在本賽季奧斯卡登陸中超時被破;山東魯能則為了能夠保級成功和東山再起,用超過2000萬歐元的價格從英超挖來意大利國腳佩萊和塞內加爾國腳西塞;去年勢頭正猛的江蘇蘇寧簽下哥倫比亞國腳馬丁內斯和韓國國腳洪正好,費用約為1300萬歐元;就連一向手頭拮據“只出不入”的遼足,居然也在這個夏季轉會窗口拿出隊史上最多的1150萬歐元,擊敗競爭對手(英超俱樂部以及國內兩家俱樂部)帶來了尼日利亞國腳前鋒烏賈(彼時在德甲不萊梅效力);而廣州富力收獲的中超最為物美價廉的以色列射手扎哈維,轉會費也在800萬歐元左右。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個賽季中超16支球隊在夏季轉會窗內外援相加累計投入超過1億歐元,其中引進外援的資金約占70%,而從這個賽季開始,球迷很難在中超再次見到這樣的刺激場景——原因並不複雜,受社會大環境影響,在3年內幾乎形成了“井噴式”發展的中超開始“退燒”。
這是一個目前還無法明確判斷走勢的變化。中國足球的“萬丈豪情”原本不存在堅實基礎,只是資本趨利燒紅中超,而球迷作為消費者樂於看到天價外援,亦樂於在心目中打造中超的“銀河艦隊”,反而不願追究“一夜暴富”的蹊蹺,如今硝煙漸去,球迷此時看到的或許才是中國足球和中超聯賽不經P圖的真實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