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跑圈CEO梁峰說:“體育運動的魅力有三個:一是參與感,二是成就感,三是勝負。運動APP要從中挖掘出核心競爭力,讓用戶真正跑起來。
不再燒錢,資本趨理性
2014年年底,包括去動、跑跑、約運動等在內的多款社交運動應用獲得融資,涵蓋天使輪、A輪和B輪,投資級別達千萬美元。而去年,僅有“阿甘跑步”獲得500萬元的天使投資。
資本趨於理性釋放了一種信號:投資者對跑步市場的了解越發成熟。
首先,他們開始考慮目前跑步市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是否值得加注?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數據,2015年完成全馬的不足30萬人次。有10公裡以上比賽成績并且保持一周有一次跑量的人在中國不超過3000萬。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真正具備日常跑步習慣的跑者比例依舊很少——日本的人口僅有中國十分之一,卻有近200萬人能够完成全程馬拉鬆,而保持每周運動習慣的人更是超過1500萬。
其次,贏利是跑步APP另一個還未找到答案的尷尬。一款運動APP創始人直言,互聯網的精髓就是先占有用戶,而且要保持高頻使用,盈利自然接踵而至。但資深消費電子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并不樂觀,“類似的產品太多,不可能向用戶收費。目前跑步APP的贏利點只能依賴廣告植入,但廣告植入不僅要求用戶基數特別大,而且存在損害用戶體驗的風險。”
再有,投資者已沒有了過去的衝動,而是具備了對產品的理性評估和篩選鑒別能力。
2014年,隨著國家發文支持,體育產業一下走到了聚光燈前。嗅到了巨大商機的資本方,扎堆進入這個久未開墾的行業。體育項目成為融資成功率較高的創業種類,跑步APP是其中之一。一年過後,投資者意識到,中國的跑步市場的確具備很大潛力,但一款APP是否能將這種潛力化為實際能量,是另一回事。這不但需要專業的技術,更需要智慧和創意。現在許多已經具備海量用戶的跑步APP,還在挖空心思地將跑步與旅游、娛樂結合起來,就是為了提高黏性和吸引力。
資本不是離開了,只是擦亮眼睛,尋找著打開市場的金鑰匙。(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