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和各種跑友圈裡,記者發現很多跑友的祝福語變成了“祝你北馬PB”。PB是個人最好成績的縮寫。為鼓勵跑友創造個人最好成績,今年的北馬綫路繞過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幾個爬坡路段,并將關門時間延長到6小時15分。
國內跑賽“實力擔當”
為了讓大衆選手現身奧運賽場,中國田徑協會今年初推出了“我要跑奧運”活動,最終將從中國大陸地區公開選拔男、女各一名大衆選手,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馬拉鬆比賽。到明年1月,“我要跑奧運”的萬人選拔名單即將出爐。
本屆北馬開賽前,中國田協已經宣布,該賽男、女前十名中的大衆選手將率先入圍萬人選拔大名單,參與到接下來幾年的進階選拔活動中。
這種針對北馬的“直接入圍”政策凸顯了其在國內馬拉鬆賽中的特殊地位。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馬拉鬆辦公室主任水濤表示:“北馬參賽人數多、成績好,很多跑者都對突破個人最好成績懷著很高的期望。”
事實上,作為國內跑步賽事的“實力擔當”,北馬多年來一直以參賽門檻高、報名人數多、報名周期短著稱,貫穿始終的則是對選手競技成績的日益重視。1981年首屆北馬,參賽選手全部為專業運動員。奧運冠軍王軍霞就曾參加過1994年的第14屆北馬并奪冠。近年來北馬更是不斷“瘦身”:2012年取消10公裡跑,2014年取消迷你馬拉鬆跑,2015年至今只保留全程馬拉鬆,成為國內首項僅設全程馬拉鬆項目的賽事。
這種“由瘦到專”的變化,一方面回歸了北馬創辦時的初心,另一方面也讓北馬的“標杆地位”越發凸顯,這從本屆北馬的多重身份可見一斑。比如在中國馬拉鬆大滿貫系列賽中,本屆北馬是首賽季的揭幕戰,之後將經過廣州馬拉鬆賽、重慶國際馬拉鬆賽、武漢馬拉鬆,以明年的北馬作為賽季收官。今年剛創立的亞洲馬拉鬆大滿貫也將本屆北馬作為賽季首站,隨後的賽事包括貝魯特馬拉鬆和首爾馬拉鬆,再回到明年的北馬結束整個賽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