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中國乒乓球男隊五個參加世乒賽的名額雖然全部通過選拔賽產生,但最後兩場比賽還是受到了外界質疑,有人認為,馬琳和王勵勤在選拔的最後階段享受了特權,張超、郝帥等頗具實力的新秀沒能獲得平等的競爭機會。
避無可避的一點,王勵勤和馬琳已是而立之年仍在賽場上拼搏且仍舊在國家隊裡孜孜不倦地尋求立足之地,利益上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眼下的乒超雖然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卻成了商家的必爭之地,上千萬的引援大手筆告訴人們,乒超吸引的資金遠遠超過了CBA和足球中超。商家通過乒超炒作知名度的目的也是赤裸裸的,因此屈指可數的國手特別是知名度較高的國手,就成了商家爭奪的重點。但如果一旦褪下國家隊的戰袍,身價也自然一落千丈。
不過,在乒超一年近百萬的收入還只是球員收入中的一部分。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留在國家隊,可以參加國際乒聯各個站的大獎賽,打好了一年也有近百萬。此外,還可以參與國家隊的商業代言,雖然大部分要抽成給乒管中心,但“小布頭”也有幾十萬。這位知情者告訴記者,現在國家隊的一線國手,一年收入在200萬以上,但如果一旦從國家隊離開,這個數字至少要打半價——也就是乒超的近百萬年薪,而且這個年薪也會不同程度地再打折。
很多人認為,以王勵勤和馬琳現在的狀態,以及年齡帶給他們體能上的制約,兩人即使留在國家隊,也是非常勉強,在2012倫敦奧運會之前,兩人必然淡出主力的行列,成為國家隊可有可無的陪襯。但魯能乒乓球俱樂部青島訓練基地領隊宿磊卻告訴記者,從青島在國家隊的小隊員那裡聽到的消息是,馬琳和王勵勤並非在國家隊混日子,“兩個人都是抱著再打一屆奧運會的想法,練得都很苦”。宿磊告訴記者,他揣測兩人不退役的原因,主要是兩人的職業生涯都有遺憾:馬琳還缺世錦賽男單冠軍,王勵勤的大滿貫里還缺一塊奧運單打金牌。
宿磊告訴記者,一些中國乒乓球選手迅速退出人們的視野,有很多是因為打法被鉗制住了。比如當初的削球手丁鬆,又比如26歲退役的劉國梁,一是因為打法不適應換大球,二來也是被國外選手深層研究,找到了鉗制的辦法,打法上被限制住了。而王勵勤雖然已經32歲,但是以力量見長的他,比年輕隊員還注重體能訓練,在眼下的國家隊裡,高齡的王勵勤仍然是體能最好的一位。他的橫拍打法,仍舊是最主流的打法;而馬琳的直拍利用前三板化解劣勢的能力也有目共睹。在宿磊看來,王勵勤和馬琳都是主流技術,沒有天敵。
“王勵勤和馬琳年紀都不大,有人說他們還不退役,是因為之前的國手退役偏早。”宿磊說,以前外界總批評中國的運動員職業壽命短,動輒就拿歐洲選手特別是瑞典的老瓦和佩爾森來說事。“其實有個統計,中國這些一線國手,在與老瓦同樣‘高齡’的時候,贏球的概率都比老瓦高。但是,因為國家隊內部競爭太激烈了,所以往往不到30歲就被淘汰出一線了。換句話說,以老瓦三四十歲的能力,他能在中國隊裡待住嘛?不可能的!再說狠點,波爾如果是中國選手,他有資格去打奧運會嗎? ”
宿磊說,正是因為國家隊內部競爭太激烈,所以以往的選手都早早退位讓賢,因此30多歲的馬琳和王勵勤如今留在國家隊,就讓人覺得格格不入。“但是以兩人的實力而論,他們仍然是國家隊一線球員。”宿磊說。而世乒賽兩人總有“破格”的嫌疑,對此宿磊說,帶上老隊員是隊伍結構的需要,上次橫濱世乒賽就很說明問題:在隊內選拔賽中表現生猛的年輕選手早早被淘汰,若不是破格帶的老隊員,中國隊的獎牌旁落也說不定,“老隊員的經驗還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除了乒乓球本身的原因,如今人們的一些社會認知也是二人至今堅持的原因所在。一位田徑教練這樣對記者說:“跨欄對運動員體能和年齡要求更多,那劉翔為什麼還不退?以前到了二十六七歲,男運動員都開始找退路,當官的當官,轉型當教練的當教練;女選手結婚生子的結婚生子,找工作的找工作。畢竟,誰也不能跑一輩子打一輩子。現在,大家都說男人四十還一朵花呢! ”
這位教練告訴記者,王勵勤現在已經在上海乒管中心有了職位,後顧之憂已經解決,可以安心向著自己的“滿貫夢想”前進,“都說三十而立,可現在很多人這個年齡還都在事業的起步階段呢!別說結婚生子了,觀念不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