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一場里程碑式的勝利將李娜推向了職業生涯的巔峰,也使中國體育實現了一次重大跨越。
人民日報報道,李娜法網奪冠,無疑是繼姚明征戰美國職業籃壇、丁俊輝揮杆英倫後,中國職業體育發展成就的最新注腳。它再次釋放了這樣的信號:中國已不滿足於單純的“金牌總數”遊戲,而要力爭在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項目上贏得尊重。
與國外網壇明星完全依靠個人奮鬥不同,李娜的成才之路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
首先,李娜是舉國體制的受益者。她出生於並不富裕的家庭,如果沒有“體校—專業隊—國家隊”這樣的傳統培養模式,她很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到這項當時在中國還並不普及的“貴族運動”。正是舉國體制為她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使她從小得到了長期、系統的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李娜近年來的突飛猛進得益於“單飛”。李娜從過去的被管理者轉變為主導者,在選擇教練、安排訓練、確定賽事、獎金分配、商業開發等重大事項上擁有較大自主權後,李娜的潛能得到極大激發,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由此真正融入了職業網壇。
“李娜打球的實力來自舉國體制的培養,打球的動力來自職業體育的激勵。”這種觀點或許不無道理。
接下來的問題是,“李娜路徑”能否成為中國職業體育發展的一種模式、一條出路?當然,不同的項目、不同的個體,差異很大,不能一概而論。李娜、姚明、丁俊輝,三人的成長道路就各不相同。但至少,在今天的國情下,這種既發揮舉國體制的保障優勢、又善用職業體育的靈活手段,兩者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的制度設計,有其現實的必然性與合理性。
職業體育的一大特點是“高回報、高投入”。仍以網球為例,有國家隊教練測算,如果將一個孩子培養成職業選手,先期至少需要投入300萬到500萬元人民幣,這是普通中國家庭無法承受的。而賽車、高爾夫、馬術、帆船等職業體育運動,更是需要巨額投入的項目。因此,在選手訓練的初始階段,發揮舉國體制優勢,有利於人才的盡快成長。
網球在中國的職業化並不是最早,但卻是目前最成功的項目。如果這一次李娜的登頂,能吸引更多青少年走上網球場,能觸動更多還在徘徊茫然的項目轉變觀念、大膽嘗試、積極探求發展規律,這無疑會是今年法網對國人更豐厚的饋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