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李娜在頒獎儀式上親吻獎杯。當日,在2011年法網女單決賽中,中國選手李娜以2比0戰勝意大利選手斯齊亞沃尼,奪得冠軍。這是亞洲選手第一次奪得大滿貫賽單打冠軍。 |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6月8日載文《李娜法網“登頂”與中國的自由開放》,摘要如下:
中國女網“一姐”李娜不負全球華人期待,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上力克意大利對手,取得她第一個大滿貫賽冠軍,也是中國女性第一個大滿貫賽冠軍。中西方媒體罕見地一致讚揚李娜的成就,更有輿論認為,李娜成功的世界性意義,超過了姚明、劉翔等體壇明星。
李娜在法網“登頂”,之所以牽動中國人的心,不但是因為李娜歷經千難萬險,在西方人占據絕對優勢的網球項目上,開創出一塊屬於中國人的天地,更重要的是,李娜今天的成功,是在超越國家體制庇護,以個人團隊的操作和努力贏得的,展現的是中國體育發展的一種新方向。人們記憶猶新的是,當北京奧運和溫哥華冬奧,中國軍團贏得冠軍後,有的冠軍英雄在表達感謝的順序上,因為沒有把國家和組織放在首位,引發了體育總會官方的不滿,認為是“忘恩負義”,結果造成巨大爭議。
中國舉國體制培養冠軍,各方意見不一,而李娜是從體制中脫穎而出,卻又與體制衝突而離開,之後又在體育改革的試驗中,開創了自己的“自留地”,展開了所謂職業比賽,自負盈虧的新生涯,而獲取巨大成功。因此,李娜可以毫不避諱地宣示為錢打球,不用把“為黨和國家拚搏”的政治口號當成“口頭禪”,她的記者會,永遠充滿著活力幽默與意外的驚喜,她的發火罵人與她對丈夫的愛情宣言,充滿個人魅力,與舉國體制中運動健將的“套話模式”完全不同,也因為如此,她的榜樣提升的將會是一種尊重個性、尊重自由的新精神,對中國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