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中國體育界獨有的一種現象,除了足球籃球這些職業化市場化程度頗高的項目,其他奧運項目裡,對所有運動員而言,最重要的賽事就是奧運會和全運會,其他各種世界杯、世錦賽,並沒有那麼重要,至於亞運會、亞錦賽之流,就更算不上什麼了,除非這些賽事是爭奪奧運參賽資格的預選賽。奧運爭光計劃指導下,各種資源都向奧運金牌機會集中,同時全運會依舊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體育業績的重要考量依據,因此奧運第一、全運第二。
落實到各種運動員身上,就是奧運和全運的成績,極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的獎金以及未來生活狀態。這十餘年來的一面奧運金牌,含金量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自然大幅下降,但對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奧運項目來說,他們最期待的獎金、各種相關待遇,完全是圍繞奧運—全運這樣一個軸心運轉的,這個軸心是運動員們全力拼搏的目標,很大程度上,在奧運會和全運會上的表現,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王濛必須要參加冬運會,而且從官方機構的反應來看,也沒有堵死王濛參加冬運會的可能。只是實際參賽機會有多大,依舊是一個謎。
冬季項目,尤其速滑領域內,黑龍江和吉林兩大地方勢力的競爭,從來就不是新聞,王濛打架事件,一定程度上也和這兩大勢力競爭激化有關。黑龍江當然希望王濛代表本省出戰,可打架事件爆發後,禁賽何時解除,冬管中心依舊含糊其辭。在總局做出一系列處罰決定後,王濛參加冬運會難度相當大。這當中和王濛自身過往違紀行為有關,例如以往冬運會上,她有過向對手竪中指的舉動,同時她在國家隊也從來都是自行其是,個性過於張揚。一位媒體同行開玩笑說,哪怕出於“維穩”理由,吉林也可以要求在冬運會上對王濛這樣的選手實行禁賽。
於是一個“努力悔改”的王濛,在迷茫得等待著禁賽令的消失。熟知她的人都知道,這個速滑天才雖然有著性格缺陷,卻是一個非常單純直白的姑娘,人情世故都不是太懂,何況官場的那些爾虞我詐。打架事件發生後,她輾轉加拿大訓練,然後兩次遞交檢討,三次遞交思想匯報,最長一封檢討,寫夠了A4紙八頁。
“對一個運動員,最殘忍的處罰就是剝奪參賽資格。沒有比賽,我的目標在哪裡?沒有期限的禁賽,我該如何堅持,堅持的意義何在……不是我等不了,堅持不住,而是擔心自己的信心被慢慢消磨了……甚至會想退役。”這是王濛發自內心的自白。
對那些將決定王濛運動生涯命運的人,事情就比王濛想像得複雜太多。地域對立,似乎被視為衝突產生的原因,事實上,長期以來只追求成績而忽略其他的管理,是冰上混亂產生的原因。
王濛在迷茫中滑行。管理者依舊在利益角力中尋找下一個平衡點,王濛運動青春的逝去,那場打架風波的真相究竟如何,似乎都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來源: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