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家“不傳之秘”】延遲享受,從小培養“取舍精神”
惠若琪走到今天,不僅得益於頑強拼搏的精神,還得益於父母成功的家教。
惠若琪的媽媽許女士說過:“我們不僅要生孩子,還要培養孩子。生孩子,是生理行為,培養孩子,是社會行為”。
惠爸惠媽始終注重培養若琪的吃苦精神,從不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而嬌慣她,不讓她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自從練排球以來,她的作息時間十分嚴格。她有時練球回家想多看一會電視,但作業沒完成,母親會提醒“做作業去”,若琪便乖乖地關掉電視。
“人生,有所得,必有所失”。惠爸惠媽培養了女兒為追求事業而有所取舍的素質,換句話說,是培養了若琪良好的情商。一提起情商,人們常想到感情之商,就是如何聯絡感情,搞好人際關係等。這種認識在惠爸惠媽看來是極其片面的。其實,情商的核心就是“控制自我,延遲享受”。為了使孩子能夠做到延遲享受,惠爸惠媽遲遲沒有給若琪買電腦,家中的遊戲機也曾被束之高閣。
父親經常教導她,打排球,要依靠集體的力量。要想在排球場上獲勝,必須全隊和諧拼搏。因此,他要求女兒不要搞個人英雄主義,不要拿主力、隊長的架子。別人打得好要喝彩,別人打得不好,也不要斥責,應該拍拍肩膀送去安慰。球場上要面帶微笑,語言文明。對這些教導,若琪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
惠爸對女兒平時是慈祥的。然而,為了養成女兒良好的職業道德,有時也嚴厲得嚇人。那還是幾年前,若琪剛當訓練隊隊長。一次比賽,一個隊員分神失球,惠若琪忍不住吼了她一回。下場後,惠爸不容分辯,“啪”的一巴掌打在她的臉上。(來源:《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