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在“後奧運”時期,伴隨著體育本質的回歸和體育理念的更新,全國各地都把群眾體育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從政策出台、人員培訓、設施開放、賽會改革等方面予以保障:
——《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實施。2009年,全民健身事業明顯加速,8月8日被確定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條例》10月起實施,為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隨後,各級政府廣泛響應,截至今年7月,全國31個省(區、市)都在積極爭取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29個省(區、市)已將全民健身事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3個省(區、市)將全民健身所需經費列入了2010年本級政府財政預算。
——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規模。為了儘快提高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和質量,國家體育總局于2009年底前新增培訓了1000餘名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今年初,總局向25所院校授予了“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牌匾,為儘快實現每省(區、市)均設有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的目標創造了條件,各省、市、縣體育部門也在加快培訓考核一、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速度,以便為基層群眾健身提供指導服務。
——推動學校場館向公眾開放。去年以來,各地體育部門利用政府關注民生和建設“健康城市”、“體育強市”等發展機遇,加大對全民健身硬件條件改善的投入。同時,為了緩解群眾身邊健身場地不足的問題,各省市採取政策扶持、財政補貼、安全監管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長效機制。截至2009年底,全國向社會公眾開放體育場館的學校數量已達到28426所。
——建立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長效機制。去年9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中央文明辦等6部委下發了《關於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的通知》,對在全國聯合組織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去年9月22日,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濟南舉行,30多位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與群眾一同參加健身並進行科學指導。11月中旬,國家體育總局在四川開展了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目前,有關部門正著手研究制定建立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長效機制的框架構想和工作方案。
——改革群眾性體育賽事辦賽模式。今年5月,第四届全國體育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對賽制進行重大改革,淡化金牌,淡化錦標,採取“賽、展、論、游”四大板塊,突出健身、參與、交流、快樂,推動了非奧運體育項目的健康發展,使本届體育大會真正成為引領全民健身事業的巨大推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