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小巨人”被美國NBA休斯敦火箭隊選中,成為選秀“狀元”,為亞洲球員在這個世界籃球的最高殿堂裡闖出了一條新路。從被普遍看輕到連續7年入選全明星隊,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友好、謙遜的為人風格,姚明和他身上的中國元素,在異國他鄉找到了生根發芽的土壤。
姚明沒有拿過一個世界和奧運冠軍,但這並不影響他的世界知名度和一名國際明星的地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曾經這樣評價他:“姚明是一個有禮貌、有良好教養的年輕人,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送給NBA最好的禮物。姚明非常努力地提高自己,在賽場上和社會活動中,他是中西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梁。”球星埃弗森也曾說:“姚明非常特別,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
以姚明為代表的中國體育人,向世界展示了一個自信、進取、謙遜、友好的中國。
半個世紀長盛不衰的中國乒乓球隊,使乒乓球在國內成為“國球”的同時,也向世界輸送了大量人才。如今在國際乒壇各國的教練和隊員中,隨處可發現中國面孔,在奧運會和世錦賽乒乓球賽場,中文幾乎成了“官方語言”。和乒乓球一樣,跳水、羽毛球、體操、舉重……這些中國優勢項目培養的優秀人才在世界各地執教,他們促進了各自項目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也把友誼的種子撒向四方。
作為中國“國粹”的武術,在多年的發展中,修習者已經遍布全球。截止到2010年,國際武術聯合會已有來自五大洲的139個成員協會。2010年10月,在武當山舉行的第四届世界傳統武術節吸引了來自巴西、美國等83個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多名選手參加。每年有超過五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赴武當山學藝。通過各方的不懈努力,武術這一星星之火,已漸成燎原之勢。它不僅承載著中國體育和文化的傳統,更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形象大使。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王筱麟說:“發源于中國的武術,同時屬于世界。”
“國球”和“國粹”的對外輸出,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開放、自強的中國。
在世界體育科技舞台上,中國元素也逐漸增多。中國曾經研製出“自動水中按摩浴盆”,並將技術轉讓給日本;“體育競賽大型計時計分系統”一直在東南亞一些運動會上使用;“跳水皇后”郭晶晶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戰服”由李寧公司研製,不但使用超強排汗面料,還帶有“排水槽”;中國的“紅雙喜”乒乓球成功地成為奧運會比賽用球。
轉型:農民NBA和體育產業
1952年,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體育工作書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指明了體育事業發展的目標。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黨和國家將全民健身,提高群眾身體素質放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實施。2009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了我國第一個全國性體育節日,即每年的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同年10月,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正式開始實施,為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