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在北京街頭,民警勸說張尚武不要再繼續賣藝。 |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從大運會體操冠軍,淪落為小偷入獄,再到街頭賣藝,前國家體操隊隊員張尚武的這段不尋常人生經歷,近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張尚武這個個例雖然有其特殊性,但他身上也反映出一種發生在我國專業運動員群體身上的普遍性。這個普遍性就是:小小年紀離開學校,進入專業隊,文化程度屬于半文盲,全部精力和時間用于封閉訓練,傷病後退役,再就業艱難。
張尚武的遭際使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我國大批專業運動員退役後找不到工作,無法自立社會的現象,以及體育和教育嚴重脫鈎所導致的一系列更嚴重社會問題。
專業運動員在我國是個特殊的群體,人數不多,受關注度不小。據瞭解,我國目前有17000多名專業運動員,除了鳳毛麟角的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外,一批批因傷退役、或因無出色成績而被淘汰的運動員,普遍面臨著由於教育缺失、沒有學歷而找不到工作。
體育界多年來一直呼籲社會各界重視退役運動員工作安置,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呼籲在役運動員自發加強文化學習,建立優秀運動員退役保障基金,幫助聯繫高校學習等,雖然情形有了些起色,但由於產生問題的根源——體育和教育脫節無法有效解決,所以問題依然存在。
我國培養運動員基本上還是沿襲三級體制:業餘體校、省市專業隊、國家隊。這種脫離學校教育環境、終日封閉訓練的專業隊模式,在以往的實踐中被證明是培養金牌選手的最有效途徑,大多數的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都是如此培養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