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從國內第一支職業車隊馬可波羅建立以來,至今已有11年時間,但目前中國職業自行車隊仍然與世界“頂級”相去甚遠。中國車隊職業化的發展究竟有何瓶頸?對此,此次參加環京賽的中國隊的一位資深專家給出了解釋。
據介紹,包括馬可波羅車隊在內,經中國自行車協會承認的從事公路項目的職業自行車隊共有7支,其中還有一支女子車隊——在香港注册的捷安特車隊。但在這位專家看來,中國職業自行車隊這十多年間的發展僅僅只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大家與真正的職業車隊還沒有可比性。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職業車隊分為三個級別:國際車隊、洲際車隊和地方車隊。國內的職業車隊只屬洲際車隊,層次較低,沒有可與國際頂級車隊抗衡的財力和實力。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贊助的問題,職業車隊主要依靠贊助商提供經費。而國內有實力並且願意贊助自行車運動的贊助商並不多,所以資金的缺口就成為首要的問題。其次,車隊取得長期穩定贊助的決定因素是成績,但是以中國國內車手的實力而言,他們要想在和職業車手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很有難度,車隊成績難有亮點。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中國自行車隊的運營模式同樣是問題所在。目前國內並無職業車隊成功的運營、操作模版,可以說,中國車隊的發展還處在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無論是人員配置、職業運營、戰術布置等工作都需要一個長期學習和摸索的過程。在他看來,中國職業車隊想要獲得一個大跨度的發展,至少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對於國內職業車隊發展的現狀,專家也提出了建議:“走出去,請進來”堪稱“萬能”模式。一方面,像李富玉一樣的優秀車手,應該多去參加國外高水平比賽,這對提高車手的成績和競爭力很有幫助。另一方面,引進外國優秀教練的先進經驗和車隊的管理模式也勢在必行。只有把兩方面結合起來,中國職業車隊才可能良性發展。(來源:《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