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兩位,江蘇的李先生工作單位地處偏僻,周邊沒有合適的健身設施和場所,這讓之前習慣去健身房的李先生有些無所適從,不過很快他便開發出了新的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我們這個地方連送快遞的都不來,更別說健身房了,”李先生說,“我現在每天就在屋子裡做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或者舉舉杠鈴,條件肯定不如健身房,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基本符合鍛煉身體的需要了。”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對於受制於時間、場地等因素的人們,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鍛煉方式。
真正難辦的,還得算改變人們對健身的觀念。接受採訪時,姜先生與唐先生除了對單位為員工租場地表示肯定,還有一點便是感覺參與的人數太少,“公司裡每次踢球的都是我們這幾個人,人數也不多。”唐先生說。同樣,目前職工運動會等名目雖多,響應者卻寥寥,也是觀念所致。
對於如何轉變人們的觀念,何仲愷教授則表示,必須首先讓人們嘗到健身的甜頭,為此一開始也可以使些“強迫性”的手段。“就好比打麻將三缺一,那3個人都叫第四個人一起打,連拉帶拽也就把剩下那個叫去了。鍛煉身體也是一樣,可以分成小組,發揮愛健身的人的帶動作用,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何教授說,“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培養起健身的習慣。”目前,相較於場地的缺乏,讓健身在青壯年眼中從“家庭作業”變成“課外放鬆”更為重要。(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