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斌表示:“中國男子體操之所以出現單項高手多,全能型人才欠缺,與中國隊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後選擇的發展路線有關。”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操隊遭遇慘敗,全隊整體表現低迷,最終僅收獲1枚金牌,未能完成奪得3枚金牌的奧運任務。
雅典奧運會之後,中國體操隊選擇了一條更務實的發展道路,在單項上尋求突破,以確保奪得足夠的奧運金牌數。畢竟,團體和全能項目的含金量再高,也只是各1塊金牌。因此,一直被中國體操隊視為是與榮譽同等重要的團體和全能兩個項目,不再受到重視。觀察中國體操隊現在的主力陣容不難發現,2004年之後成長起來的男子選手,絕大多數都是具有一到兩個專長項目的單項高手,而像楊威、李小鵬、黃旭這樣的全能型選手,基本上都是在2004年之前的奧運周期中培養出來的,包括目前中國體操隊男子全能實力最強的滕海濱。
由幾名全能型的老將擔當核心,再加上擅長單項的年輕選手錦上添花,中國男子體操隊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中的7枚。不過,隨著全能型老將在2008年之後退役,中國隊已經開始為曾經選擇的“單項發展道路”埋單。
如果說男子全能金牌中國隊還可以放棄,那麼,男團的金牌中國隊就不可能漠不關心了。
儘管中國隊在去年體操世錦賽上勉強奪得了男團冠軍,但相比起全能型選手居多的日本隊,中國隊實際上已處於下風。
倫敦奧運會將施行533賽制,這意味著在參加團體賽時,各隊不再是派出6人而只能派5名選手參賽。“全能型選手越多的隊,在新賽制下越有優勢。”黃玉斌表示,像中國隊這樣以單項高手為主的隊伍,甚至要為如何排兵布陣發愁,“人員安排捉襟見肘。用全能選手吧,因為實力不夠高,我們最終可能連前8名都進不去。完全不用吧,如果某個選手出現閃失,就會兵敗如山倒。”
全能型選手的欠缺,直接導致了中國男子體操整體競爭力的下滑,但要扭轉2004年以來的發展路線又極為不易。
目前已經在湖北省擔任體操中心副主任的楊威就表示,由於功利主義已經滲透到基層體操培養單位,很多地方體操隊在選拔和培養體操小運動員時,也會側重於發展那些有專長、更容易拿到金牌的單項選手。在嘗到作為單項高手的甜頭後,很多體操運動員也不願意再向全能方向發展,畢竟練全能肯定要比練單項苦得多。
不過,重新打造全能型選手的培養體系已經提上中國體操運動的發展日程。黃玉斌介紹說:“我們在明年全運會上就會對單項運動員加以限制,規定參賽選手必須參加幾項、而且必須達到多少分才能參加單項決賽,希望此舉能讓我們的體操發展道路不再偏下去。”(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