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說,要完全恢復當年的傳統,不太現實,於是採取了半強迫方式。他形容,體育是個“軟柿子”,在高校畢業率、學生安全等面前,體育“常常被妥協”。
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朱大勇說,由於校內課程衝突,該校教務部門只能在固定的幾個時間段安排體育課,導致課程密度加大,體育教師超負荷工作。而且由於教改的需要,體育課課時與學分縮減的幅度較大,甚至難以完成一些項目的教學。
據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顔吾爾介紹,該校每年制定體育工作要點,校長辦公會一年多次聽取體育工作匯報——僅這一點,他的許多同行都表示實現不了。
郝平副部長指出,國務院辦公廳去年轉發了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校長是所在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有的學校,一個學期也開不了一次研究體育的工作會議,有什麼困難,學校領導也不知情。不少院校的十二五規劃,很少提及體育和學生體質。
這是普遍存在的事實:高校發展規劃裡面沒有或者很少考慮學生體育問題,但是誰都不會漏掉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建設。
正如東南大學副校長劉波坦言,相對於“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計劃”而言,學校在體育上的投入還顯不足。
不少代表在座談會上表示,希望體育工作能成為學校黨政一把手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一位高校代表甚至指出,學生身心健康問題,應該“提高到反腐敗的高度來認識”。對於不稱職、不作為的校領導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領導,要實行問責制。
一些高校也在嘗試。鄭州大學副校長宋毛平說,鄭大2003年起實施體質質量報告和公示制度,將各院系體質監測數據進行排序,把監測結果與各院系領導的業績掛鈎,在先進體育單位評比中,對於學生體質結果不達標者,一票否決。
武漢理工大學最近的動作包括,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狀況成為學校各級相關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對學生而言,每年必須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每學期必須通過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鍛煉標準,否則不准予畢業。凡是學生評優、免推碩士與博士生,體質都要達標。
在廈門大學的座談會前,教育部副部長郝平率領31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65所高等學校的負責人特地換上運動鞋,與大學生們一同參加長跑,口號是:“中國青年跑起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