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除年輕棋手成長迅速之外,2012年過於頻繁的比賽導致古力精力分散也是重要原因。據記者統計,2011年和2012年古力對局數連續兩年年均將近120局,這意味著每隔3天就有比賽等待古力參加,巨大的消耗使得古力在2012年的4項世界大賽中先後折戟,上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古力亦低調地表示:“現在沒有過多想法了,就是努力發揮自身水平。”
“別看這幾年中國圍棋冠軍多了,但我還是喜歡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那時候的棋,尤其是馬曉春,別看輸那麼多,但是棋特別有味道,耐看。”家住北京石景山的老棋迷郭福義告訴記者,“現在比賽多了反而讓人提不起興趣了,關鍵是沒風格了,年輕棋手下棋都是上來就打,看棋譜根本看不出來是誰的棋了,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好看。”
正是過於頻繁的比賽使得越來越多的棋手崇尚“速戰速決”,否則就會在消耗戰中難以為繼——例如本月除4輪圍甲聯賽,尚有4項比賽同時開戰,“一周雙賽”幾乎成為一線棋手的常規任務。
“我也聽到過很多人在講‘圍棋比賽過於頻繁’的觀點,實際上這是現代圍棋運動向前發展需要經歷的一個必然階段,現在看起來比賽很多,但另一方面棋迷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棋手數量也在增多,而且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比賽都是以公開賽形式組織,高水平的業餘棋手也可以參與進來,這對於圍棋運動的發展而言都是促進因素。”第一代圍棋國手、前中國棋院院長王汝南對於這個問題並不避諱,“其實對圍棋界人士來說,‘圍棋的藝術性’這個問題也產生過很多討論,不是誰都能解釋得非常明白。其實早年間我們下棋的時候,最終目的也是贏棋,有簡單的方法也不會去用複雜的方法,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圍棋項目自身發展的規律。”(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