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同年齡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數的比例隨年齡增長仍呈現‘馬鞍型’”,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辦公室主任江崇民向記者解釋,在40歲之前,隨著年齡增大,這個比例呈降低趨勢,40歲之後,該比例隨年齡增大而有所增加。“測的是20歲之後的人群,反映的卻是青少年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向記者表示,這種馬鞍型狀況,反映的不僅是當前的社會狀態,更是受測物件從小形成的運動習慣和運動意識的映射,“我們運動意識不強的問題形成已久,如果現在做不好,未來馬鞍型的問題會更加突出。”
但這份擬於今後每年進行的抽測,對象年齡僅限20~69歲的人群,且不包含20歲以上的在校學生,很難顧及少年兒童的體質狀況。“我們立足於成年人的體質調查,把原來分開進行的調查和體質監測放到一起進行,因為成年人的資料相對不清晰。在體質監測方面,教育部有針對在校學生進行的抽測,因此,學生並不在監測範圍內。”江崇民說,“由於管理問題的混亂,3~6歲的幼兒既不歸教育部管,在衛生部也僅僅是側重體檢、疫苗等健康方面,因此,除了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和衛生部等部委每5年對全國31個省(區、市)進行的大規模體測外(3~69歲),現在沒有機構專門針對這一部分孩子進行體質監測。”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