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立傑的遭遇折射出老將成“香餑餑”的現狀。如何看待全運會上老將的回歸潮呢?老將紛紛重披戰袍,並非新鮮事物。這是一柄雙刃劍,從積極意義來說,提高了球隊的競爭力,增加了比賽的精彩度。不過也有人反對,認為老將的回歸犧牲了年輕選手的鍛煉機會。老將為何紛紛複出?這和中國競技體育的考核辦法有關。
全運會是衡量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實力的標尺。在各地體育部門決策層的眼中,金牌、獎牌的多少,關係重大。從隊員角度看,全運會也是老將回報家鄉的謝幕戰。老將經驗豐富、能力出色,各省市因此展開鄉情和重獎兩大攻勢,而他們往往難以拒絕。
如果老將自己願意複出,在現有體制下也無可厚非,引發爭議的往往是體育職能部門不尊重運動員的意願。去年,湖南羽毛球名將黃穗悄然代表澳大利亞參加世界比賽,而且還在國內領餉的事實,引發巨大質疑。事實上,黃穗風波還是和全運有關。由於剛結婚生子,她不願代表所在省份參加全運會,只能遠赴澳洲。類似的例子還有體操名將楊威。2009年湖北省體操隊為他報名參加全運會體操預賽,但他照樣宣布退役,坦言妻子的懷孕讓他無心戀戰。湖北方面多次勸他回心轉意,但都無功而返。著名體育社會學家盧元鎮認為,我們應該尊重老將自己的選擇,不應逼迫他們。
擔憂 51歲奪冠,誰該反思?
或許51歲奪冠的高娥只是全運賽場的個例,卻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退役再複出的老將依然是全運賽場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這裡,記者想舉一個例子,江蘇功勛擊劍運動員肖愛華是五屆全運會冠軍,如今已貴為南京體院副院長。這幾天,肖院長一直在跟蹤擊劍項目的比賽,看著花劍小妹妹們的比賽,肖院長經常不住地搖頭,用一位江蘇花劍隊教練的話說:“如果肖愛華願意,只要恢復訓練一年,她還是全運冠軍。”
老將複出能拿好成績乃至冠軍,是各個地方體育局不惜人力、財力,動員、許諾的最大動力,這裡引申出一個問題,如果一位51歲的老將抑或一位5次全運會冠軍再複出還能奪冠,誰來肩負中國競技體育的未來?又是誰該為這一畸形現場負責?
全運會,是國內級別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承擔著為奧運會選拔人才的使命。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將複出,年輕人的成長空間勢必會受到一定壓縮。如何通過全運會這個平台,挖掘更多的新秀?顯然是相關體育部門需要反思的問題,而不是任由老將繼續統治著全運會。
好在,我們的體育部門已經開始做出改變,全運會的男子足球比賽,設立了20歲以下和18歲以下兩個級別,對接世界杯和奧運會年齡段,而且嚴格執行年齡限制,根本不存在老將搶小將“飯碗”的可能。一名乒乓球教練認為,中國的一些優勢傳統項目,可以仿效男足的年齡分級,給年輕運動員創造更多機會,確保優秀人才不斷湧現。也有不少教練和名宿指出,要解決全運會“啃老”的問題,關鍵還是新的制度設計。只要現有的金牌考核制度不變,各省市肯定會繼續“押寶”老將,全運會就還會是老將們的“歡送會”。(來源:《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