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只有每一枚獎牌背後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尊重,體育的固有價值才能充分體現、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方能逐漸形成
人民日報報道,北京時間2月20日凌晨,巴西裡約熱內盧,中國組合陳若琳/劉蕙瑕在跳水世界杯女子雙人十米台決賽中實現衛冕。
對不了解跳水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成績;而對已經年滿23歲的陳若琳來說,這一成績卻使得她成為世界杯賽歷史上首個單項六連冠得主,同時這也是她連續11個賽季包攬同一項目雙人跳世界冠軍。
從出道至今,作為一名跳水運動員,陳若琳所克服的傷病困擾、經歷的成長考驗,平常人肯定無法體會。而一名運動員能在同一個項目的世界頂級大賽上始終保持不敗,沒有超常的毅力、驚人的付出、過硬的本領,又如何能夠做到?
或許是中國跳水獎牌拿得太多,以至於跳水獎牌來得極為容易已成人們的思維定勢。中國跳水隊、知名跳水運動員在一些評獎活動中屢屢與一些獎項擦肩而過,恐怕與這種思維定勢不無關係。乃至中國跳水往往拿了金牌卻成了揶揄、嘲諷的對象,偶爾丟掉金牌反倒成了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