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家小學足球隊的小隊員們進行賽前訓練。照片由校方提供 |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一篇文章《學生自殺頻發,體育生卻是個例外》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篇文章把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諱莫如深的話題——學生自殺,拋到了公衆面前。
目前我國并沒有發布過每年對學生自殺現象進行統計的公開數據,但根據已經見諸媒體報道的學生自殺事件,可以推測,學生自殺現象的確可以用“頻”字形容。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在2007年發布過一份對過去12個月的統計報告,調查顯示,我國五分之一的中學生產生過自殺念頭,6.5%的中學生為實施自殺做過計劃,這個數據是非常驚人的。
在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更積極的人生觀、掃除自殺陰霾的問題上,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提出,應重視運用體育手段。
“體育生以及有運動習慣的學生,為什麼自殺現象比較低,因為體育運動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挫折教育。”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向記者表示,體育的作用不僅是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對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鍛煉。
姚明曾在參加一次學生活動時說過一句名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創造了北京奧運會“八金”奇跡的美國著名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曾說過,戰勝失敗的唯一辦法是更加勤奮。中國第一位網球“大滿貫”單打冠軍選手李娜曾表示,她希望與球迷們分享的人生經驗不只是成功體驗,還有失敗經歷。
參與體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人不斷面對失敗的過程,磨煉的是一個人永不放棄的意志。但這種挫折教育,在文化課學習壓倒一切的中國各級學校中,并沒有引起足够重視,王宗平表示,“從體育來說,其實是‘教化’的作用更優於‘健身’的作用,但我們不僅沒有充分意識到,眼下還在削弱。”
比如,所謂艱苦一點的、“危險”一點的體育項目,正在逐漸退出學校體育活動,從長距離的跑步,到體操的器械鍛煉,再到野營拉練等都是如此。但在學校的教育體系裡,體育對學生意志品質的磨煉,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性,王宗平表示:“學生的頑強意志,是文化課堂上很難培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