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電子競技的專業選手,也會面臨棋手同樣的困惑。早在2014年,中國的Newbee戰隊在第四屆DOTA2國際邀請賽獲總冠軍後,贏得了500萬美元(約合31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據計算,繳稅後每位選手大約會拿到6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90萬元。
對電競選手豐厚的獎勵,顯示了這一行業光明的盈利前景。2016年全球游戲市場總收入996億美元,騰訊以102億美元位列第一,讓世界為中國游戲迷的購買能力折腰。難怪阿裡體育積極推動電競進入亞運甚至奧運大家庭。
但游戲的火爆未必意味著電競選手的收入永遠豐厚。畢竟人工智能已在研究超越人類的游戲能力。去年已有傳聞,稱穀歌已向暴雪公司的星際等游戲下手。一旦這一領域被攻破,電競選手也會被拉下神壇。
層層布局的AI市場
人類對AI心存警惕,核心衝突就是對人工智能會接管自身飯碗的恐懼。但在企業層面,加大對這一市場的投入,早日掌握話語權,卻也合乎邏輯。
今年春節期間,美國造的AlphaGo,日產的DEEPZEN,國產的“絕藝”,潛伏弈城和野狐兩大國內圍棋對弈平台,與中日韓圍棋高手對決,一舉成名。這背後是企業甚至國家布局AI市場,尋求掌握先機。
年初AlphaGo化名Master潛伏弈城平台,連戰連勝。此後棋手古力在微博發聲,“呼籲”職業棋手前往野狐網站挑戰Master,成功為野狐網吸引關注和流量。弈城和野狐只是這個利益鏈條的尾端。國內的IT業BAT三巨頭,美國的穀歌,日本的DEEPZEN研發公司,已投入巨資,為AI的發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