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處方門診“不僅適用於重視自身健康的普通人,還特別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人群的運動風險和運動效果評價。”研究所副所長馬雲這番話的背後,是長達10年的相關研究和臨床應用工作,“體醫結合應當是將體育科學理念與現代醫學理念、運動處方與醫學治療、測試技術方法三者相融合,並非互相採用一些對方的元素即可。”
體醫結合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帶來的是更專業、個性化的運動醫學服務。比如由於“體重略超重”,一名48歲典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上特別注明“長期長時間走、跑會加速骨關節損傷,應鼓勵患者在有氧運動開始前進行下肢和穩定性訓練。”此類案例,在謝敏豪看來,正是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的實踐。
“如果把‘健康中國’簡單理解為解決看病和就醫問題,就很難從根源上增強國民體質。現在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體醫結合’,是‘大健康、大體育、大衛生’的概念。”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前院長李國平連續多年在兩會提交提案呼籲“體醫結合”。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曹鴻鳴表示,慢性病已成為嚴重威脅民眾健康和生命質量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可由於我國慢性病防控還存在政策支持環境尚未形成,缺少有效干預措施,因此,“個人是健康第一責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