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進入火熱的7月,第十三屆全運會19個群眾比賽項目決賽全面展開,8000餘名業餘選手在首次為普通群眾搭建的全國頂級競技平台一展身手。“全民全運”的改革將給已有58年歷史的全運會帶來哪些改變,能否借此帶動全民健身的發展?未來的一個月或許是最佳的“考察期”。
回歸全民大勢所趨
自1959年首屆全運會舉辦以來,全運會在我國體育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創辦之初,全運會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統籌全國體育資源和力量,調動地方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國際重大比賽中爭取好成績,為國爭光,展現國家實力,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隨著中國重返奧運大家庭,全運會與奧運會的結合愈發緊密。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全運會由奧運會前一年舉行調整到奧運會後一年舉行。從1997年開始,全運會設項開始與奧運會看齊,僅保留武術、棒壘球(2008年後暫別奧運會)等極少數非奧項目。全運會由此變得愈發突出競技屬性,成為奧運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全運會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和奧運爭光計劃做出了卓越貢獻,但以奧運和金牌為單一評價模式的運行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過去幾屆全運會,由金牌負載的過度利益導致的負面新聞時有曝光。體育學者盧元鎮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全運會的價值不應只體現在體育系統內部,體育是與全體人民息息相關的事情。要意識到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不能簡單割裂,全運會才能找到新的坐標。”近些年來,“全民全運”的呼聲日隆,全運會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由此,第十三屆全運會諸多項目向大眾打開了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