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虹無緣當選IOC運動委員會委員。(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近日,國際奧委會(IOC)運動委員會委員競選結果揭曉,作為6名參選人之一、上屆冬奧會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金牌得主張虹選票數量最終名列第4,無緣當選。芬蘭女子冰球運動員艾瑪•特勒(1045票)和美國女子越野滑雪運動員基坎•蘭德爾(831票)當選,兩名新委員的任期為8年。
與此同時,中國冬奧會首枚金牌得主楊揚的IOC委員一職也將於今年到期卸任,這也將進一步削弱中國體育在國際組織的影響力。
中國體育要想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擁有更多話語權,就必須有代表人物在國際體育組織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國體育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衆所周知,上世紀70年代,霍英東擔起中國“體育外交”的重任,時常到世界各地奔走呼籲,以恢複中國在世界各單項體育組織中的合法會籍,他借助的正是在廣泛參與國際體壇事務的身份和影響力。在他的積極斡旋和鼎力協助下,中國逐步為國際足聯、國際奧委會等組織所接納。可見,“朝中有人”的說法在國際體壇是適用性很強的法則。
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人就廣泛地參與到國際體育組織,通過擔任重要職務取得發聲的機會,為中國體育謀求合法權益。
30多年前,程萬琦的身份是中國香港籃球協會主席,1972年開始任亞洲籃球總會主席。2002年,程萬琦在第17屆國際籃聯大會上被推選為主席。國際籃聯擁有212個會員,號稱世界第一大體育總會,程萬琦在主席位置上幹滿了一屆(4年)。
另外一位中國體育的外交家是魏紀中。2008年,在國際排聯全體代表大會上,魏紀中被選舉為國際排球聯合會主席,成為第12位在國際體育組織擔任“一把手”的中國人。
而在這12人中,有4位先後擔任過奧運會項目的國際體育組織掌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