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一家餐廳內,即將遠赴南非世界杯的小球童與衆多球迷狂歡,守候世界杯的開幕。 |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時差6小時的作息顛倒和生物鐘紊亂,絲毫不能阻礙國人為南非世界杯足球賽痴狂的情結,自1978年世界杯首次登陸中國電視熒屏以來,這種從無到有的情結已延續了32年,且每隔4年升溫一次直至今日的如火如荼。然而,世界杯在中國之火卻難掩時下中國足球之“痛”。
難掩國足失利之“痛”
日前,國足在昆明與塔吉克斯坦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4:0的賽果和比賽性質已難以激發中國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情緒,更多的球迷將情感傾注於南非賽場,對國足的大捷置若罔聞,即便這支球隊不久前戰勝了上屆世界杯亞軍法國隊和令自己患了32年恐懼症的韓國隊。
自1982年首次衝擊世界杯未果以來,中國男足已經連續衝擊了八屆世界杯,僅2002年日韓世界杯入圍一次,最終以一球未進、一分未得、一場未勝而歸。在前六屆衝擊之路上,對中國足球痴心不改的千萬球迷尚一直堅定地站在國足身後,然而最近八年來國足幾無進步、連負亞洲弱旅、成績和精神江河日下的狀況已令絕大多數球迷失去信心和耐心。
2004年奪得亞洲杯亞軍之後,國足再無亮點,反倒是負面新聞甚囂塵上。當鄭智等人在國家隊隱沒最後一絲餘輝之後,時下的大部分中國百姓已很難叫出國足半數主力陣容的名字,甚至國內聯賽也淪為少數人的娛樂項目。當東亞其他球隊衝殺在南非賽場時,中國球迷們對國足只能一聲長嘆。
難掩足球職業之“痛”
中國足球自1994年進入職業化以來,足球職業一度成為朝陽職業的代名詞,雖然當時的國足仍然衝破不了亞洲藩籬,但至少尚能令人感受到一絲對未來的希望。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決定了地方政府扶持足球運動的力度,在催火了甲A的同時也帶動了足球產業的萌芽,各地足球學校雨後春笋般成立,社會人才儼然多了一條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