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中國選手馬龍(左)/許昕在比賽中。當日,在2011年世界乒乓球(單項)錦標賽男子雙打四分之一決賽中,馬龍/許昕以4比0戰勝德國選手鮑姆/斯特格,晉級四強。 |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本屆世乒賽上每次中國選手落敗,都被所有媒體一致稱為“意外”,但國乒選手直至賽程過半也僅有一對混雙落敗,大有第四次囊括單項世錦賽全部金牌的趨勢。然而包括瓦爾德內爾、波爾、佩爾森、弗里塞科普等歐洲乒壇名宿,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都一致表示,期待更大的意外。“時代呼喚一名非中國籍的乒乓球世界冠軍,希望他(她)能在本屆世錦賽上誕生”。
“本屆世錦賽水平很高,但問題是中國選手的水平太高了”。坐在觀眾席上觀看比賽的瓦爾德內爾對新華社記者說:“我打球的時候,還有些歐洲選手能和中國選手抗衡;但現在歐洲乒乓球運動青黃不接,年輕選手太少,沒有一個能對中國選手構成威脅。如果中國一直這樣統霸下去,那麼將來重要的比賽就只會在中國舉行,中國選手會拿走所有的獎金和贊助。”
“我們現在需要一個非中國籍的世界冠軍,這對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也有好處,”他說。
德國名將波爾目前世界排名第二,被認為最有可能打破中國選手統霸的堅冰。但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卻顯得信心不足,“中國選手目前遙遙領先,他們不僅僅有一兩名優秀選手,而是七名選手全有奪冠的實力,”波爾哀嘆說,“不是一兩個,而是七個!”他說:“過去幾年的決賽總在中國選手之間進行,有點枯燥;如果決賽在一名中國選手和另一國選手之間進行,會更有意思。”
曾在中國訓練三年、並為此著書的荷蘭名將弗里塞科普認為,如果中國選手在本屆世錦賽上再次囊括,那麼國際乒聯這個大家庭就必須要認真考慮“怎麼辦”這個問題了。“我們必須要小心了,如果歐洲長時間無法和中國隊抗衡,乒乓球可能會從奧運會上消失,因為國際奧委會要求乒乓球運動要在一些國家內均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