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龍在男單1/4決賽兵不血刃淘汰的韓國新秀李相秀,卻在沒有中國選手參與的2010年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和2011年波蘭公開賽摘得了冠軍。如果說過去世界乒乓球的格局還有“亞歐爭霸”的意味,在年輕一輩選手中已經快成了“東亞內戰”。
沒有人懷疑年輕人是乒乓球的未來,也很難想象缺少了新生血液的乒乓球會有怎樣的未來。
對此,中國並非沒有努力。2009年初,新上任的中國乒協主席蔡振華就實施了意在激活乒乓球生命力的“養狼”計劃,讓中國乒乓球技術和教練“走出去”,並把國外運動員“請進來”。
但現在,中國隊已經完成“改朝換代”,新老隊員人才濟濟,而歐洲列強卻呈現斷糧開始“青黃不接”。此前中國開放二隊的訓練,但很多國家提出如果不跟中國一線國家隊訓練就不來,這等於要求中國的“大腕們”給他們當陪練。可以說,在現階段“養狼”並不成功。
“狼”沒養成功不能只怪中國,作為主管和推廣這一運動的國際乒聯及各協會顯然責任更多。但毫無疑問,一旦乒乓落寞,中國將是最大的輸家。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或許需要比國際乒聯付出更多的努力。
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乒乓球仍在奧運大家庭中,但照此發展,到2020年呢?如何保持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生態平衡”,這應成為中國乒乓球當前最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