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運會,張尚武獲得男子吊環金牌 |
今天,人們都在爭相總結姚明的成就,沒有人否認,姚明是開放中國的代表;今天,人們同樣在反思張尚武的悲劇,矛頭或多或少都指向中國的體育體制。中國“一條龍”的體育體制,讓一批批運動員躍上運動生涯的巔峰。但更多的普通運動員卻長年封閉於一個“金牌至上”的小環境中,錯失了獲得文化知識的最佳年齡。當他們退役時,茫然四顧。自己要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
同樣的體育體制,既造就了姚明,又出現了張尚武,因此這種指責同樣引起了指責——同是體操選手,為什麼李寧退役後就能艱苦創業名滿天下?而在美國的體育機制中,為什麼泰森退役後卻是千金散盡,鋃鐺入獄?難道這是美國體育體制的失敗嗎?
並非每個運動員都是姚明。同樣,並非每個運動員都是張尚武。
事實上,無論是姚明的成功,還是張尚武的失敗,既有體育體制的因素,也有人生際運與從事項目的緣由。不容忽視的,是“做人”這個重要原因。這樣的故事,絕不僅僅只發生在體育領域,人生悲喜,命運變幻,無時無刻不在上演。
當然,運動員有其獨特性。絕大多數運動員,無論是天才巨星,還是籍籍無名,都面臨著退役後對人生的重新選擇,“運動員”這個身份,畢竟跟“青春飯”聯繫在一起。有的人退役後,能夠取得與運動成績同樣的輝煌。有的名將,則再也難以第二次放出人生的光芒。而一些當初在運動場上平常得被人忽視的選手,退役後卻能達到此前無法夢想的高度。
關鍵是,誰能承受住時光的衝刷?誰能抓住時代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