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運會籌辦過程中的一項接一項“惠民大餐”,更體現了深圳“以一時之爭,建千秋之功”的決心和勇氣。環境問題一直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深圳環保部門負責人坦言:如果深圳的環保工作僅僅只是為了保障大運會的舉辦,那目標就太低了。目前深圳正在借大運之機解決長年積累的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在大運結束之後仍將長期發揮作用。同樣,深圳為迎接大運打造的立體安保體系、社會建設體系等,都不是“應景之作”,而將發揮長效機制。
大運會對於深圳的意義,絕不只是舞台上瞬間的閃亮,而是多年以後回首之時,還能欣喜地看到烙印在城市發展軌迹中的“大運元素”。大運會帶給深圳的變化不僅僅是有形的“工程”,而是“工程”背後所體現的城市發展新標準,“大運標準”一旦為這座城市所接受,就會成為影響深遠的民生標準,讓生活在其中的市民長久受惠。
一時之爭易逝,千秋之功可追。大運會必將改變深圳,推動深圳的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深圳當以籌辦和舉辦大運會為重要抓手,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改善市容環境和生態環境,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擴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加快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進程。而深圳市民在迎接大運過程中所表現的熱心公益、志願服務、謙和禮讓、寬宏大度、低碳生活等精神文明成果,也應當積澱下來,成為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來源: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