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以51金首次登頂。這也是1984年以來,首次有代表團單屆奧運金牌總數過50。
沿著這個歷史脈絡,我們發現,世界體壇的格局正由美蘇以及美俄爭霸,演化為中美體育之間的爭奪。
從北京奧運會的51枚金牌、首次占據榜首位置,到本屆奧運會獲得38金僅次於美國代表團,中國代表團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出了整體強勢,除了跳水、舉重、乒乓球、羽毛球和體操保持優勢外,在擊劍、游泳、田徑、現代五項等項目上均取得重大突破,金牌分布在13個項目當中。這說明中國軍團正在夯實兩強的實力,在短期內恐無人能夠撼動。
美國代表團憑借在游泳(16金)和田徑(9金)項目上的強大優勢,後半程開始發力,進而在關鍵時刻實現反超。美國代表團的金牌來自15個項目,特別是足、籃、排等大球集體項目出類拔萃,讓他們將奪金潮延續到最後一天。
東道主規律再應驗
有人說,英國利用東道主之利,通過裁判改判、重賽等方法至少拿到了1金1銀1銅;即便此論斷成立,對整個代表團29金、17銀、19銅的總成績也影響不大。
早在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英國代表團已摘得19枚金牌,超越德、法占據獎牌榜第3的位置。從那時起,英國就啟動了“2012計劃”,在一些潛力優勢項目上投入重金,力爭在倫敦奧運會上有新突破。
東道主的表現相當強勢,儘管開賽4天遲遲無法取得“開門紅”,成為奧運歷史32年來最衰的東道主,但奪金的大閘一旦打開,英國人就開始勝利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