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俞覺敏(右)與隊員們話別。 |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從2009年至今,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中國女排走馬燈一般換了三個主教練。這一更換過程可謂是淘盡了現有的適合人選,而隨著第三任主教練俞覺敏的離任,資源開發使用過度的中國女排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主帥人選荒。
一年半換三帥
從2009年3月蔡斌上任,到2010年9月俞覺敏接替王寶泉,時間跨度正好一年半。而這期間,還有陳忠和、郎平等人選在考慮建議和推薦之列,但最終被婉拒。最終還是由俞覺敏扛到了奧運會結束。
有意思的是這幾次換人,前兩任都是主動辭職。率先辭職的蔡斌,辭職信未公布,其內容由領導代為介紹;緊接著辭職的王寶泉,有所準備的中心公布了其辭職信。
但不管怎樣,這一年半的折騰浪費了寶貴的訓練時間。中國女排的奧運目標也由此從保三衝金,調整為獲得奧運參賽資格。而最終,中國女排收獲了奧運第五。
本土教練搜刮殆盡
一年半折騰三主帥人選,中國女排目前本土教練資源可謂搜刮殆盡。無論從年齡、執教業績,還是從對世界排壇了解熟悉程度上看,蔡斌和王寶泉絕對是國內的佼佼者。但已經辭過一次職的他倆二進宮的可能性不大。
從國內目前男女排的一線主教練來看,不是年齡偏大就是剛剛走上主帥崗位,當初沒選上自有看不上眼的道理。國內各地方教練員基本都是退役後走上教練崗位,系統專業的知識素養相對匱乏。基本上還延續著師傅怎麼教我,我就怎麼教徒弟手工作坊式的傳統做法,這樣的執教水平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