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中國乒乓球隊在巴黎世乒賽上丟掉了混雙和男雙,結束了自己的包攬;而在剛剛落幕的蘇迪曼杯上,中國羽毛球隊則歷史性地實現了五連冠。關於壟斷的話題又一次程式化地拋給了兩支金牌之師。
東方早報報道,相比劉國梁為推廣乒乓球,進行“第三次創業”而殫精竭慮,甚至不惜讓出核心利益,國羽總教練李永波的直白又一次撩撥了不少人的神經。這位性格教頭強調中國羽毛球隊遠未達到獨霸世界的地步,每次奪冠歷程都有如履薄冰之感,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其他球隊不夠努力,所以更不能把冠軍拱手讓給別人。
成功衛冕冠軍,中國羽毛球隊又創造了一個歷史,10次打進蘇杯決賽,9次問鼎,連續5次奪得冠軍,這一系列的數字只能用“輝煌”二字形容。看著小將劉小龍、邱子瀚從贊助商手中獲頒象徵新科世界冠軍的紅牛特製紀念罐,一旁的李永波笑得很燦爛。一方面,他離豪言“要培養100個世界冠軍”的目標又進了一步,他已成功培養了76個世界冠軍;另一方面,國羽迅速完成了新老交替的任務。
“競技體育就是要奪冠、升國旗、奏國歌。”這是李永波一直信奉的準則,事實上這本就無可厚非。不過中國對於乒羽項目的壟斷卻一次次讓人們擔心,這兩個項目最終成為中國人自己玩的遊戲。對於這樣的難題,李永波把它留給了世界羽聯,他並不認為如今的羽壇格局有看上去那麼艱險,相反世界羽聯和其他國家有必要進一步付出。數據有時是個不錯的佐證,在倫敦奧運會後,尚處新老交替的國羽出戰比賽的奪金概率只是56%,遠遠低於國乒的96%。
從某種角度上看,中國根本無需擔心羽毛球運動的壟斷。儘管在本屆蘇迪曼杯上,不少場次的現場觀眾數甚至低於現場的記者、官員以及工作人員,但這些卻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在中國羽毛球的生存情況遠優於被奉為“國球”的乒乓球。真正觸動國乒投身“第三次創業”的動力,恰恰是國球在這個國家發展萎縮的尷尬。在中老年群體中,乒乓球依然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但在青年人群體中,國球的普及率不斷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