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屆全運會,為了小組出線,上海男籃故意不進球,而湖北男籃更是“奮勇”地朝自己的籃筐“開炮”的自殘行為讓人瞠目結舌。因此,本屆全運會利用在部分項目引入外籍裁判等方式以期避免重蹈覆轍。但令人遺憾的是,既有外籍裁判、又是搭乘奧運順風車首次進入全運會的項目,橄欖球本該以讓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出現,但“拿不了冠軍就沒有獎金”等因素還是迫使運動員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同時,為了爭奪有利位置,兩隊隊員在水中厮打;陳一冰因稱無法參賽而被隊伍冷落等新聞,依然在全運會開幕不久便見諸報端,仿佛這種不和諧在全運會已經成為頑疾,“從1987年以來,每一屆全運會,都是媒體對體育主管部門的期盼和指責最迅猛的時候,似乎全運會成了體育問題最集中爆發的時候。”易劍東所看到的現實的尷尬,正是一步步追溯著全運會價值觀變遷而浮現的。而當全運會的價值觀與金錢、官位、政績等等幾乎要劃上等號時,現實的問題讓部分人開始意識到全運會尷尬的症結所在。
在備戰比賽動員會上,遼寧代表團曾對遼寧運動員提出希望:“寧可丟分,不可丟人!只要大家盡力了,不管拿第幾,都是為遼寧爭光。在家門口比賽,絕不能發生賽風賽紀事件,絕不能與裁判員和兄弟省運動員發生摩擦。”而幸運的是,在最近發生的各類黑色事件中,幾乎沒有東道主遼寧運動員的身影。
全運會需要更多積極信號
“因為全運轉播,最近都很少看電視了。”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全運會難以吸引觀眾。易劍東表示,“中國人看比賽並不多,美國NBA有3000萬觀眾,棒球有7000萬觀眾,橄欖球也有5000萬人觀看。但現在國內足球、籃球兩個聯賽的觀眾加起來都到不了800萬人,更何談全運會呢?”觀眾沒形成觀賽習慣與全運會的娛樂性不足導致了“看電視的人少,全運會現場觀賽的人更不會太多,以至於各地方體育局成了全運會最忠實的觀眾。”
“從官方角度看,把全運會當成奧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作地方體育政績最終的顯示平台。”易劍東一語道出全運會“灰色價值觀”的成因。記者曾遇到一位地方體育局的官員,其所轄的5個項目因實力出眾而被視為奪金點,但最終4銀1銅的成績讓他面臨“被調整”的可能,因為“真缺1枚金牌啊”,這位官員表示。可想而知,重壓之下的比賽很難顯示出讓人愉悅的色彩。“全運會價值觀要想轉變,應當更注重百姓的需求。”易劍東表示,這種需求不僅停留在讓百姓參與全運的吸引力上,更多要放在全運為百姓體育生活的改善是否能起到長遠的影響。
“全運會有兩項基本作用,首先是為奧運會選拔人才,其次是調動地方體育局的積極性。就這兩點來說,全運會達到了它的目的,但我們更應該考慮一下實現目的的成本和代價。”易劍東向記者表示,中國的綜合性運動會是全世界最多的,高峰時段達到過13個,“很多地方辦運動會是不計成本的,留下了如大型體育場館難以再利用等等問題”。因此,大型運動會越多,體育資源的浪費也越容易產生,“但這屆全運會提倡的節儉辦賽,場館多放在大學裡,這是全運會價值導向變化後的一個積極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