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新華網波蘭弗羅茨瓦夫10月28日報道,採訪舉重世界錦標賽,記者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英國、德國乃至西班牙等歐美體育強國的舉重許多年來一直集體低迷?
美國最近一次奪得奧運會男子舉重金牌是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至今已過半個多世紀。美國女子選手曾經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金,以後就與奧運獎牌無緣。英國只有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奪得過舉重金牌,以後也是徹底絕緣。德國人最後一次拿到奧運獎牌是在1988年,由民主德國選手奪得。西班牙這個公認的體育強國甚至從來沒奪得過奧運舉重獎牌。
在本屆世錦賽男女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一共135枚獎牌的爭奪中,這些國家以及加拿大、法國和意大利等竟然寸牌不得。
難道他們不喜歡金牌、尤其是奧運金牌?對此問題,前美國舉重隊主教練吉爾告訴記者,舉重在美國是個非常普遍的健身手段,但沒人能靠此謀生,因為決定美國體育走向的是市場,而決定市場的又是大眾興趣,而非奧運金牌。
他說:“舉重是健身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我們國家健身房裡很多人都會練舉重,但不可能靠此謀生。大家練習舉重是為了去從事籃球、橄欖球等賺錢多的體育項目。”在世錦賽現場,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美國舉重俱樂部老板說:“在美國,全國舉重冠軍每月最多掙1700美元,亞軍每月也就拿700美元。從訓練到比賽,國家又不給任何資金補貼,全靠自己這點錢怎麼能養活一個職業選手?”
在職業體育發達的歐美國家,舉重比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單調,缺乏觀賞性,因此處於絕對業餘狀態。法國國家隊選手貝爾納丹就是一位業餘選手。他對記者說:“我本來想去踢足球的,但我們那裡踢球的人太多了,我根本沒有機會入選職業隊。於是我就來練舉重,只用了3個月,我就成了全國冠軍。我現在是大學二年級學生,主修經濟學。課餘覺得身體不累,就去俱樂部練練舉重,從器械到食品都沒有保障。為了備戰奧運會和世錦賽,我們也會集訓一段時間。但我們的教練水平較差,訓練方法不對,把我們練得全身是傷,來到賽場也發揮不出水平來。我很羨慕中國舉重選手,他們訓練和生活都有保障,一旦拿到奧運金牌,獎金很高。他們因此動力更足。不像我們,必須要去考慮將來該如何賺錢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