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諺有雲,讓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
如今,中國的經濟車輪滾滾向前,李娜的巨大成功,不僅讓網球從業者、也讓所有體育從業者從當代視角反思各自的發展模式。
仍以網球為例,從國家隊角度而言,單飛不單飛,關鍵看能力。孫晉芳多次表示,有能力的放單飛,沒能力的飛也飛不起來,例如去年勇敢單飛的張帥,至今尚不能完全自給自足。
還有一個袁夢,14歲就開始混職業圈的她是中國最早的“個體戶”,真正自主參賽、自負盈虧,比李娜鄭潔還早。在孤軍奮戰的道路上,她有大把的辛酸故事,其中大部分都和經濟窘迫有關,限於此,她的世界排名最好時也不過86位,如今早已掛拍而去,泯然眾人。
李娜的影響力足以讓更多孩子義無反顧走上職業化之路,不一定通過專業體制,也可以通過俱樂部、社團、甚至自掏腰包練習打網球,蓋因中國經濟的發展、民間的富有。
孫晉芳表示,在不久的將來,體制之外培養的運動員“要占到50%”,而網管中心主要的任務,就是要為社會力量培養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因此對於運動員而言,就是要根據各自情況,在“上帝”和“愷撒”之間挑邊站隊。
孫晉芳在替李娜領獎時曾動情地說:“(職業化)這個過程,今天我可以坐在這裡講三天,我們的訴苦,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們經歷了,我們也走出來了,但我們相信,以後任何項目要走到這一步,都要通過這個途徑。”
從中國體育項目的布局上來看,也大致可分成歸“上帝”的和歸“愷撒”的,例如足籃球、網球、高爾夫、帆船、馬術等項目,就很適合進行職業化,而再比如舉摔柔、射擊、射箭、體操、跳水等,可能在奧運賽場上是爭金奪銀的大戶,但於民間卻屬“屠龍之技”,無法職業化和市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