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
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一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日子,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代價取得了這一場偉大的勝利。
無需諱言,當時面對精銳的日本侵略者,中國軍民在很多方面都顯得不如對手。以白刃戰為例,中國軍民在這方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其中,除了軍備、思想等方面,還說明了當時中日兩國國民身體素質的差異。
也正因為此,當影視中陳真橫掃虹口道場,怒吼出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時,觀衆們才會這樣大快人心,因為我們確實一度落後挨打。
不僅僅是抗日戰爭,從歷史的角度,我們發現,講究身體教育的國度不一定是強國,但不講究身體教育的國度,一定結局悲慘。當中國的宋朝、明朝,一直用血淋淋的事實驗證著這個規則。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對於一個大國公民來說,真是一個都不能少。
抗戰勝利了,但中日國民在體質上的差距,依然沒有被完全彌補。
教育部此前公布,盡管我國學生整體體質在持續下滑20多年後終於“止跌回升”,但大學生體質下滑的趨勢依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2012-2013年,處於19-22歲年齡段的大學生,爆發力素質低於高中生,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與初高中生成績持平或稍低,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相比此前也有所下降。
再看2014年6-69歲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和體質狀況抽測調查結果,60.5%的兒童青少年上體育課是因為“好玩”。在不喜歡體育課的兒童青少年中,有43.9%是因為“怕苦、怕累、怕冷、怕熱”等原因。有23.4%的兒童青少年上體育課時“自我玩耍或自習”,24.4%的兒童青少年感到體育課的運動強度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