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海口馬拉松賽備受吐槽,並不意外。一項成功的馬拉松賽事,與城市管理水平有關,也與市民文明水平、公民社會發育程度息息相關。
京華時報報道,2015年富力海口馬拉松賽昨天上午舉行,來自15個國家的近萬人參加。比賽被主辦方稱為“平民馬拉松”,卻遭到海口市民批評,不少人抱怨比賽造成交通癱瘓,甚至有媒體痛批“企業有錢就能買下城市交通嗎?”當然,賽事也不乏支持者:“哪個城市舉辦馬拉松不封路?企業只是贊助商。”
海口馬拉松賽備受吐槽,並不意外。只要在城市舉行馬拉松比賽,就不可能不占用道路,而占道能否取得市民理解,往往取決於兩點:一是信息透明,市民的知情權獲得尊重,有助於減少牢騷;二是組織專業,若能最大程度減少擾民,甚至能夠增加市民的粘合度。毋庸諱言,一項成功的馬拉松賽事,與城市管理水平有關,也與市民文明水平、公民社會發育程度息息相關。
其實,類似吐槽並不陌生。這牽出一個必須直面現實的公共命題:今天,我們該如何對待馬拉松賽?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定期參與體育活動的人群裡,超過六成人把跑步作為首選鍛煉方式。不知從何時起,“你,約跑了嗎?”成了一些人寒暄的口頭禪,參加馬拉松賽也成了熱愛跑步者的人生規劃。
相應的,近年各地馬拉松賽勃興。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馬拉松賽已由2010年時的12場增至2014年的51場。日前,中國田協宣布2015年全國將新增5個馬拉松賽事。如此增速,不可謂不驚人。“人丁興旺”的馬拉松賽大家族裡,除了北上廣之外,還加入了一些二三線城市,有的已把辦馬拉松賽當成一張城市名片。應該說,無論是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還是發展群眾體育,辦馬拉松賽都無可厚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