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層面另一個涉及體育改革的重要文件《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的出台,體育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逆勢上揚,成為新的投資熱點。阿裡巴巴、萬達等衆多實力企業的重金投入,中超電視轉播權5年賣出80億元,預示著體育產業5萬億的宏圖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引擎。作為第三產業、朝陽產業和綠色產業,體育產業的紅火能有效拉動服務消費。其快速發展不僅是體育轉型必不可少的有力杠杆,也是經濟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十二五”期間,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的成功申辦,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北京田徑世錦賽等國際大賽的成功舉辦,都體現了體育在展示國家形象、加強對外交流、促進城市發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獨特功能和重要作用,也體現了中國推廣全球體育運動的大國擔當。中國體育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在肩負起更多國際責任,為世界體育的健康發展和中國的和平發展貢獻力量。在舉辦和籌備這些大賽的過程中,辦賽理念正在與時俱進,節儉辦賽、保護環境、注重民生等理念深入人心。
全民健身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同時,日益成為全民時尚。近幾年,以北京馬拉鬆為代表的路跑賽事在中國遍地開花,北馬參賽資格“一證難求”。路跑、戶外運動熱的迅速興起,標志著民衆自發性健身意識的抬頭,也蘊藏著健身業的巨大商機,符合全民健身事業和產業的雙重屬性。
黨的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大目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而體育幾乎在每個目標上都可以大有可為。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十三五”期間,中國體育需要繼續進行體制和機制改革,塑造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注重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國民擁有更健康體魄,為社會提供更多正能量,對經濟貢獻更多綠色增長點,給群衆奉獻更多優質體育文化產品,助推體育強國和小康社會的早日建成。(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