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體育課效率,季瀏在借鑒日本等國家體育課的基礎上,推出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除要求學生著“短袖短褲”上課、提倡運動技能學習以活動和比賽為主外,著重強調了課程運動密度在75%以上,運動強度每節課平均心率125-160次/分鐘,“即在40~45分鐘體育課中,學生運動時間至少達到30分鐘。”而這一標準更結合了本土國情,“學生的運動負荷仍不敢定太高,安全問題仍是高懸的劍。”畢竟,當前我國提高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高度依賴於體育課。
季瀏的觀點得到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陳蔚雲的支持,“中國孩子在體能指標上的不足,除體育課教學質量有待改進外,社會生態模式更有待完善,即便課堂上,體育老師拿出最優質的課程,也難以彌補體育課外孩子運動時間的嚴重短缺,下一代的體質健康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行動。”
可現實在呼籲面前表現頑固。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汪曉贊正在進行一項體質健康問題的現狀調查,根據先期研究表明,學生體質健康得分隨年齡增長出現上下波動,波穀非常一致地出現在5年級、6年級和9年級,“這個階段通常是小升初和初升高(記者注:部分調查地區為五四學制)。”升學成為推測的原因之一。但汪曉贊強調,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很大一部分學校不可控,需要家庭和社會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