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女兒一點不喜歡圍棋 常昊無奈順其自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8 09:26:00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常昊和張璇夫婦都是圍棋世界冠軍,但他們女兒對下棋一點興趣都沒有,這讓他們很有點無奈,“女兒小時候周圍的人還會問問,你們女兒學不學棋,幾年前差不多就沒人問,都習慣了。”

  有趣的是,曹大元九段和楊輝八段的兒子和常悅旻同齡,也在一個班級讀書,同樣也不喜歡下圍棋。他們同班還有一個女同學卻是圍棋相當了得,原來是俞斌九段和王亦青業餘6段的女兒,張璇說:“主要是看小孩自己的興趣吧?我們做父母的都沒有刻意的要求,像旻旻就好動一些,在棋盤前坐不住,俞老的女兒就能坐得住,而且一直喜歡下棋,孩子自己喜歡什麼就去幹什麼吧。”

  根據常悅旻好動的性格,常昊夫婦很善於引導她體育鍛煉,很小的時候就帶她去滑冰,“動的方面她特別有天賦,像那種馬路上小孩玩的滑板,我們覺得平衡掌握起來很難的,她很快就能上手。”

  後來她跟著常昊學游泳,很快就游得不錯了,從夏天游到冬天,也沒中斷,“一直游泳對身體特別有好處,像現在這麼冷的天她最多也就穿兩條褲子,冬天根本不穿毛褲。而且還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有時常昊出差,她自己拿著泳衣去泳池,存密碼衣櫃什麼的都是自己來……現在看一般小孩體質都不好,我們覺得女兒身體好最重要,這點旻旻很讓人滿意。”

  動的擅長,靜的也不錯,常悅旻從小學過彈琴,一直練到不久前她的鋼琴老師出國;畫畫也不錯,最近又在附近一個外教班學習英語口語。張璇介紹說:“我們有鋼琴家朋友,說旻旻彈琴的指型不錯,但我們對她的要求就是放鬆彈曲子,累的時候作為一種調劑,所以從來沒去考過什麼級。學英語、畫畫什麼的也從不考級……”

  常昊也認為:“樂器考級,國外的孩子好像沒法跟中國孩子比,但最後真正成為音樂家的,大部分還是西方國家的。還有一些英語考級聽說有的地方很難,美國英國的孩子都未必考得出,這樣就失去意義了,變得是為了考級而學習,扼殺了孩子的喜好和感悟。”張璇補充說:“現在的小孩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快樂,我們很高興的是旻旻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常昊笑稱,現在國內比賽成績不好的一個“負作用”就是,有更多的時間陪女兒,“去年算了一下,5個月在外地,7個月在北京,算上春節、寒暑假家人在一起外出的時間,純粹的比賽只有4個月,120多天,這樣有200多天和女兒在一起,當然可以更多地盡一點做父親的責任。”

  在夫妻分工中,常昊專管數學,“其實她的數學還行,計算方面沒問題,就是有些概念理解方面有些含糊,我幫她點撥、梳理一下就行了。”有趣的是,從教小學數學,他也產生了圍棋的聯想,“這和下棋一樣,定式就是公式,簡單套用很方便,但重要的是把棋理搞清楚,知道為什麼要下這一步?也就是一些數學題目中的邏輯性,才是真正會下棋!”

  談到學習,常昊自認為是學歷很淺,但從自身經歷出發別有感慨:“我覺得讀書不完全是學習知識,取得硬性成績,主要的是學習的方法。所以在指點女兒方面,我最在乎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厭學,要教她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告訴答案。”

  另外,他認為去學校學習很重要一點是嘗試人際交流,“像小學的課程不是很難,不上學,請個好老師,或者父母自己教,都可以完成,之所以把孩子送到學校,因為學校是一個人與人接觸、交往的平台,是個微型的社會,孩子可以嘗試跟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又不像成人那麼複雜。”這也算是傳統教育所忽視的獨到眼光吧。

  “正做功課呢,呵呵,做起功課來有點慢,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張璇介紹,女兒的文科還不錯,比較讓人放心,數學稍微薄弱一點,因此常昊會偶爾幫她輔導,不過整體上還是讓他們滿意的,“前幾天和曹大、俞老他們幾家一起出去玩,也沒比孩子成績什麼的,在成績方面我們好像從來沒給過她特別壓力,要比,就是讓她自己和自己比,看看有沒有進步,有進步就行了!”

  常悅旻比較喜歡閱讀,“看學生雜誌,有的還挺喜歡的,最有趣的是一次雜誌上還介紹古力呢,是他當選‘十佳少年’的小故事,還拿來給我們看。現在她在讀四年級,總的來說學習還不算太累,要是到五六年級,尤其是六年級估計會累一點吧!”張璇感慨,“中國的教育,就是一個‘累’字,有時想想真舍不得,為什麼一樣是學習知識,中國小孩要這麼辛苦打基礎呢?但我們也改變不了,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少給女兒一點升學的壓力,讓她覺得上學是一件開心的事。”

  和她開始時“抗拒”圍棋一樣,張璇覺得女兒最不適應應試制教育體系的一點,就是缺乏好勝心,“成績好壞她自己無所謂,也不怕和其他同學比,也決不跟人搶,反正遇到什麼都特別心寬,一副天塌下來當被蓋的樣子……說實話,這點我們也納悶是否是好事?但老師說還可以,說她這樣的小孩現在很少看到了。”

  “孩子出生不久,周圍的人就開始說,我和張璇的孩子應該學棋,下棋的條件那麼好,而且怎麼也有點遺傳因素,問我們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雲雲……旻旻長到四五歲的時候,我們也開始想讓她學下棋了,帶她上了棋班,初衷是出於自身體會,覺得小孩下棋可以開發智力,幫助她獨立思維,在輸贏方面還有挫折教育,我們沒想讓她當職業,因為我們都挺有感受,職業圍棋這條道路太窄,很辛苦,競爭也太激烈……萬沒想到孩子根本就是對圍棋一點都不喜歡。每天上完訓練班回來,問問她,居然對比賽結果蠻不在乎,沒什麼勝負心。吃掉人家一顆子,別人高興還來不及,旻旻卻動仁慈之心,也叫對手來吃自己一個方罷……”

  “從事業的角度,我和張璇都算成功人士吧,也希望孩子學習好,將來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但也很清楚每一步成功之路要付出太多太多,所以不強求孩子達到什麼目標,不會像有些家長那樣急切地望子成龍,早早給孩子報各種班,灌輸各種東西。”

  “我們認為,把快樂心情帶給孩子,給她合適、快樂的環境成長,才是最幸福的教育。學會圍棋當然有很多好處,但她沒有太多興趣,以後有興趣了再說嘛。反之,她要喜歡下棋,就是下職業苦一點,我們也不會阻攔她。”

  “果然停棋的效果反而好一些,2007年張璇臨時決定帶她去日本參加一個業餘兒童交流賽‘托托杯’,她居然還贏了一盤,不過林海峰老師和大竹老師去看了之後對我開玩笑道:‘幸好你沒來現場看,否則心臟受不了。’”

  “不喜歡下圍棋,卻喜歡上了滑冰,暑假還和我一起游泳,每周還學鋼琴……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地享受著。避開了旻旻學棋的尷尬,看著孩子無拘無束的笑臉,我們更加堅信:教育,就是要順其自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