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作為同時擁有奧運會、世錦賽、全英公開賽、世界杯、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六大滿貫的國際羽壇第一人,林丹當然具備一切自傲的資本和理由。這些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被他輕描淡寫一句就擊得粉碎:“我並不喜歡‘超級丹’這個稱號。那不是真實的我。”
在他眼中,羽毛球是一項依賴於團隊的運動。每場比賽,儘管最終獎牌歸屬於個人,卻也都是背後一整個團隊協助的結果,需要花費很多人的精力與智慧。
“所以‘超級’的,並不是我。”
絲毫意識不到,他的“不超級”,卻是賽場上對手的夢魘。就像21年的羽毛球生涯,他也從不曾想過,這項運動,會如何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他,又將會如何改變中國羽毛球的歷史。
五歲接觸到羽毛球運動,不過是男孩子好動的天性使然,選擇理由幼稚單純的只是因為有很多同齡夥伴一起玩耍;但也因此順理成章地走上這一條路:少體校、體工大隊、青年隊、國家隊,羽毛球成為生命,成為本能,以致近乎無法想象,如果當初不作這般選擇,現在的自己,究竟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坦言,羽毛球和球隊,已成為生活原點。球隊中集體生活雖然簡單封閉,卻至少不會寂寞無聊:那麼多的隊友兼朋友,訓練吃飯比賽生活都同進同出,周末休息逛街也都一起。這麼多年一貫如此,已成為習慣;再想過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單獨的個體,倒有些難了。
習慣依賴於集體的生活,林丹卻又稱自己是個獨立的人,“這是主觀意願和客觀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5歲離開家去住進福建少年體校,與父母只有假期才見,對5歲的孩子來說聽起來很殘忍,現在回頭看,對現如今的自立,卻功不可沒。後來進入國家隊,開始四處征戰,雖然有整個團隊陪伴,也還是需要自己打理安排諸如調整恢復和訓練時間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