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都:薩馬蘭奇助中國融入世界值得銘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16:00:05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北京時間4月21日19時25分,當地時間21日13時25分,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吉隆醫院去世,享年89歲。

  南方都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長達21年的薩馬蘭奇是一個傳奇。有人說,奧運會在近代的複活得益於顧拜旦男爵的奔走,而奧運會能夠成為世界的共同節日,薩馬蘭奇則是“力量的源泉”。在薩馬蘭奇之前,奧運的業餘原則緊緊束縛著這項運動的發展,是他主持修訂了《奧林匹克憲章》,將業餘原則徹底删除,從而又為體育的商業化鋪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經過薩馬蘭奇的努力,體育從政治陰霾中走出,奧運不再是兩大陣營對壘的工具,國際奧委會這個一度被意識形態綁架的孱弱組織一變而為全球成員最多的國際組織。

  儘管奧運是否存在過度商業化的爭議,會給薩馬蘭奇的蓋棺論定帶來一些影響,但放眼當下,除了奧運,還有什麼樣的活動能讓人類在戰爭中暫停?還有什麼樣的活動,能讓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暫時拋掉恩怨,去最大限度地創造奇跡、釋放激情?僅此一點,薩馬蘭奇就是人類的英雄。

  而在中國,幾乎所有人都叫他“薩翁”。這一稱呼映照出薩馬蘭奇這個名字於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對普通中國人來說,以下一些情景早已定格為最牢固的記憶: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為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代表團贏得了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鼎力支持中國重返奧運大家庭的薩翁以國際奧委會主席身份給許海峰頒獎;在2001年的一個不眠之夜,又是薩翁宣布“第29屆奧運會舉辦城市是北京”……

  如何理解薩翁對中國傾注的獨特情感?也許這裡面有文化吸引的因素,據採訪過他的中國記者回憶,在其辦公室的“每個角落都擺放著中國的工藝品”,可見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但最關鍵的,恐怕還得歸因於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關於中國,他有兩句話為人傳誦。一句是中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席位後,他說:“中國有著十億人口,卻不屬於奧林匹克。回到奧林匹克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太奇妙了。”另一句是在北京商談中國北京申奧事宜時,他說他非常希望看到“奧運會真正起到幫助中國走向世界、並將在未來世界扮演至關重要角色的作用”。

  一個國際組織沒有中國是不完整的,世界沒有中國不成其為世界,而中國在融入世界的進程中,中國和世界都將受益。薩翁雖然早早脫離了政壇,也從來不以政治家自許,但即使在幫助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政治家中,他也不遑多讓。

  從這個角度觀察,薩翁留給我們的一大遺產,就是有必要重新審視體育的意義,審視體育對推動人類和解、友愛、相知的作用。薩翁曾經表示,顧拜旦的偉大功績在於 “將體育運動提高到具有普遍價值的高度”。這是一個富有洞察力的總結。誕生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其最終成為全人類的狂歡節,本身就表明,儘管世界存在巨大的差異性,但肯定有一些價值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狹隘界限,為人類所共同追求,奧運對舉辦國產生的深刻影響就是最好的例子。世人公認,1964年東京奧運和1988年漢城奧運,這兩次成功的奧運會都給主辦國帶來了巨大改變,這種改變並非單純的國家外觀和面貌上的改變,而且更是精神氣質上的改變。據此似乎可以認為,奧運不是現實政治,而往往又高於現實政治。

  薩翁堪稱顧拜旦精神的最佳傳承者。他堅信體育這項全人類的活動,能夠潛移默化地傳遞出一種普遍的價值,而中國人在按照既定規則參與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會逐漸接受這種價值。這種信念支持著他總能擺脫一時政治氣候和非體育因素的干擾,幫助中國,直至支持中國北京申奧成功。

  所有真誠幫助中國融入世界的人都值得銘記,我們紀念薩馬蘭奇,就是對推動中國融入世界的努力表達一份敬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