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運會火炬傳遞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藏晨說,將火種采集儀式和前三站傳遞都置於高校校園內,就是力求大運會回歸校園、回歸大學生賽事的特質。
正是為了彰顯“大學生特質”,在實體傳遞的最後一站,圍繞著大運村和大運中心,火炬傳遞成為中外大學生一場共同的“盛大party”。在當天的160名火炬手中,除了來自代表團的42名外籍大學生運動員,還有中國的57名大學生,主場傳遞,大學生更成為“絕對的主角”。
網絡傳遞精彩不減
伴隨著深圳大學學生蔡明明結束了城市傳遞,為期三個月的網絡虛擬傳遞也宣告結束。截至11日,參與虛擬火炬傳遞的總人數突破一千萬人,其中實名注册虛擬火炬手也近一百萬人。
這是一次“超時空的鏈接”。5月10日,深圳大運會火炬網絡虛擬傳遞在深圳大學開始。
火炬熊熊燃燒在電腦屏幕上,隨著鼠標輕點,它被成千上萬的網民“手手相傳”,傳遞深圳大運會的不一樣精彩。
蔡明明是千萬名虛擬火炬手當中的幸運兒,通過搶號成為實體傳遞的收官之棒火炬手。通過這位大二學生的手,虛擬傳遞與實體傳遞實現了完美融合。“完全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實體火炬手,更意外的是,還成為實體傳遞的最後一棒火炬手,在我身上,體現了就是深圳大運會的全民參與的親和力。”她說。
實際上,最初深圳大運會組委會也計劃在全國50所高校開展火炬傳遞活動,但後來組織者幹脆拋開傳統思路,以青年和大學生最熟悉和容易接受的網絡為平台,用虛擬和現實結合的方式傳遞火炬成為大運會傳遞的嶄新思路。
網絡虛擬傳遞,不僅在大運會歷史上是第一次,在運動會歷史上也是首創。結果,經費減少9成、規模擴大數十倍。
在一開始,大運火炬傳遞中心虛擬傳遞負責人李歆保守估計,參與虛擬火炬傳遞的人數至少將達到20萬、參與高校近700所。這比實體傳遞50場、每場100名火炬手的規模大了十幾倍。
事實告訴我們,這個估計實在“太保守了”。按實際參與人數一千萬人計,規模不止大了十幾倍,而是數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