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俱樂部而言,優秀的年輕球員始終是優質資產,事實上對於高水平球員而言,21歲完全應該有能力在聯賽中嶄露頭角——廣州恒大隊國腳黃博文2004年代表北京國安征戰中超聯賽,打進聯賽首球時年僅16歲,創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進球最小年齡紀錄,而2008年中國足協規定18歲以下球員不能註冊征戰職業聯賽時,蒿俊閔、王永珀、楊旭這批1987年齡段的“孩子”早已經成為各自球隊的主力。
然而從2002年歷史性打進世界杯決賽圈算起,最近15年中國足球始終徘徊在亞洲三流行列的重要因素就是優秀球員過於稀少。今年結束的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2001年就開始征戰甲A的老將鄭智還是球隊中最穩定、最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而本該挑起重擔的U23球員以及本該初出茅廬的U21甚至更年輕球員,或許履歷足夠漂亮(留洋經歷、國字號出場紀錄)但真實水平在亞洲同齡人當中都只能算勉強及格,更不要說和歐美同齡天才球員相提並論。
“現在確實是這樣,小孩兒一看檔案挺洋氣,不是在法國練過就是在荷蘭練過,真正打了幾場就發現達不到預期水平。比如一個15歲送到葡萄牙的孩子,國家隊也入選過(國少),實際上在那裡跟第四級聯賽球隊訓練,生活本身就不適應,關鍵是訓練質量和訓練效果,未必就有多好。”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家長和孩子還有經紀人比較看重海外經歷,去海外留學就算鍍金了,不出去的話跟國內俱樂部梯隊能升到一隊就不錯,出去了再回來被經紀人推到一線隊的話,18歲、19歲身價都是幾百萬了。”
|